古墓角度向上傾斜。
行上百米,又有石門。
石門兩側仍然是兩尊武士石俑,不過這兩尊穿戴著披風,看起來更為威嚴。
打開這道石門,又耗去一天時間。
周顧心裡那叫個貓抓似的癢。
但又無可奈何。
而當著第二道石門打開刹那,眾人都不禁再度露出震驚之色。
兵馬俑。
在並不算大的墓室裡麵,赫然有著數十具兵馬俑。
不過不再是石俑,而是陶俑。
有跪坐箭俑,有騎兵俑,更多是步兵俑,仍是栩栩如生,色彩斑斕。
“首領!肯定是哪位鮮卑族首領!”
秋邵驚呼道。
非是首領,幾乎不可能用這種規格的陶俑。
眾人很快鑽進陶俑群內。
卻又被周圍壁畫所吸引。
除去穹頂,四麵牆壁上都有壁畫,有狩獵圖,有行軍圖等等。
這是最珍貴的東西。
扛著攝像機的同誌連忙細細將全部的壁畫都拍攝進去。
在這個過程裡,眾人又看到這個墓室的前方和左側,都還有石坎通著墓道。
而就在正前方那個墓道的左側,赫然有塊石碑。
墓誌銘。
李華海等人都忙走了過去。
“公諱石槐,鮮卑之菁英,投鹿侯之子也。幼而雄武,有拔山舉鼎之力,智略深沉,非池中物。年未及冠,已能追回失物,威震部曲,眾心歸附,遂推為首領。
乃於光和年間,於彈汗山築王庭,一統鮮卑,威服諸部。南臨漢境,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征烏孫,儘複匈奴舊土,疆域遼闊,無與爭鋒。公之武功,赫赫在茲,草原之上,莫不敬仰……”
有文物部門精通鮮卑文字的同誌,慢慢的念出黑色石碑上的字。
眼中震驚之色越來越濃鬱。
檀石槐!
這可是鮮卑曆史上必然繞不過去的顯著人物。
李華海等人也是輕輕顫抖。
慕力夫喃喃道:“檀石槐……竟然檀石槐的墓。”
誰都覺得不可思議。
檀石槐的墓,竟然是歸於鮮卑興起之地。
俗話說衣錦還鄉,可以想象,這位鮮卑族罕見的雄主,至死之時都仍是有著怎樣的雄心壯誌。
也可能他覺得自己能夠和鮮卑興起之領袖並肩?
所有人都不禁向著裡麵瞧去。
總算是主墓室了。
高達近十米的圓形穹頂,宛若蒼穹。
上麵同樣有色彩斑斕的壁畫。
卻是諸多將士、女眷,在齊齊向著墓室正中央方向行跪拜禮。
這很震撼。
同樣也讓人毛骨悚然。
一具石棺,靜靜的躺在墓室偏左位置。
而在右側,還有跪拜的石俑。
有文臣幕僚,亦有武將裝扮。
固然,檀石槐的墓和秦始皇陵比起來要相去甚遠,但這死後仍持首領威嚴之心,可見一斑。
不過這個墓室裡,看不到什麼陪葬品。
進主墓室,兩側又有石坎和通道。
兩個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