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前來拍攝的記者,是一位副社長,能夠進入“環流三號”已經足夠證明他的能力和忠誠了。
這次拍攝的畫麵不一定全部被搬上熒幕。
但是也會作為曆史資料,留存在曆史中。
至於真正的遂人堆。
那是永遠不可能公開的絕密消息。
未來等所有的核聚變項目完工,這次的點火實驗也同樣會成為整個可控核聚變研究曆史何總,重要的一個節點。
所有在場的研究人員都按照之前規劃的位置,悉數到場,他們戴著口罩,化著妝,從遠處看,根本分不清他們的年齡和麵孔。
在場觀摩的研究生和教授們,也都屏住了呼吸。
看著研究人員們開始操作。
“開始預熱管道。”
“加入燃質。”
伴隨著一道一道的命令下達,現場的研究員們有條不紊的進行著不知道重複操作了多少遍的步驟。
他們依照流程,往“環流三號”中加入了用作加熱後等離子體的物質。
物質快速進入“環流三號”,成為等離子體狀態。
這次的點火實驗正式開始。
“溫度已提升三千萬。”
“溫度已提升五千萬。”
“約束狀態良好。”
在正式開始運行前,甚至到現在約束實驗已經開始。
現場觀摩的這些學生和教授們,都有些緊張,看台上的蘇教授們也目光灼灼的看著眼前的“環流三號”。
雖然這隻是一次點火實驗,但也是在之前q值突破12的基礎上進行過調整的。
他們也希望能夠繼續產生突破,將q值繼續提升。
至少····
至少能夠證明,他們現在所做的一切不是完全沒有意義的,這一條路是可行的。
是啊。
這些科研專家,研究人員都是心有傲骨的。
這麼多年在east也好,還是後來的“環流三號”也好,他們多少代人孜孜不倦的研究,結果因為上級領導拿出的一套新的成熟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就讓他們把現在正在研究的技術給放棄?
他們心中多少是有些不服氣的。
雖然,站在大局觀上而言,他們聽從了國家的安排,對遂人堆進行建設和調整。
但是從個人內心而言。
他們更想從“環流三號”上取得成功。
蘇教授能夠回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承擔了這些研究人員的信念。
所以。
蘇教授也想看著“環流三號”能夠迸發出一樣的色彩。
實驗開始進入固定流程,大多數的研究人員也都穩定了情緒,開始觀測“環流三號”的變化,參觀的那些學生們更是屏住了呼吸,生怕因為自己的呼吸動作太大,導致了實驗的失敗。
研究人員們要麼在等待,要麼繼續履行著自己負責的工作。
監測整個實驗進行的指揮室內,除了拍攝換麵的新華社記者在跑來跑去,整個房間中安靜的隻有眾人的呼吸聲,和等離子體約束實驗進度的播報聲。
等等離子體的溫度突破到一億度,同時也是本次實驗的預期溫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