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境遷。
相比六十年前,雁南堡的變化很大,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
然而,葉不魅憑借著兒時的記憶,還是成功帶著柏九找到了她曾經玩耍過的那條街道。
這條街道雖然曆經滄桑,但依然保留著一些舊日的痕跡。
葉不魅沿著街邊緩緩走著,心中被喚起了無數的回憶與感慨。
她一邊走,一邊觀察著街邊的建築,一棟不落。
可是,一個往返下來,她始終沒能找到那片熟悉的鄭家宅院。
葉不魅有些失落,站在街頭望著四周,心中湧起一股茫然的無奈。
內心暗自納悶:
族人到底去了哪裡?
難不成早已搬離了這條街道?
最終,葉不魅決定走進身邊的酒肆,向店裡的掌櫃打聽起了鄭家的下落。
聽到“鄭家”二字,那位年近四旬的掌櫃子先是愣了一下,仿佛對這個名字十分的陌生。
他沉思了片刻,然後搖了搖頭,回答道:
“姑娘,你說的鄭家,我真是聞所未聞。
我隻知道,在這條街道最南頭再往西,有一家鄭氏湯包,你說的可是這間鋪子?”
葉不魅聞言,臉上露出了驚訝和疑惑的神色。
鄭家在當年,可是家喻戶曉的大戶人家,怎麼這位掌櫃子竟從未聽聞?
難道這些年,鄭家發生了什麼變故?已經離開了雁南堡?
歎了口氣後,葉不魅意識到繼續追問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於是她謝過掌櫃,邁步走出了酒肆。
她的眉頭緊緊皺起,心中充滿了疑問和擔憂。
雖然自知希望不大,但她還是沿著街道一路向南走去,打算去掌櫃子所說的“鄭氏湯包”試試運氣。
跟在身後的柏九,將葉不魅的一舉一動儘收眼底,自然也察覺到了她內心的起伏。
為了讓葉不魅稍稍放鬆一些,柏九輕聲安慰道:
“你先彆著急,說不定他們隻是搬去彆處生活了呢。
哎?對了,湯包是個什麼東西呀?聽起來好像很好吃的樣子。”
葉不魅聞言,微微點頭,解釋道:
“湯包是一種帶湯汁的包子,味道非常鮮美。
我小時候,母親常常做給我吃,說是我外婆傳給她的手藝。”
說到這裡,葉不魅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容,仿佛回憶起了那些溫馨的童年時光。
柏九聞言,連忙附和道:
“哦?這麼美味?那等下到了店鋪,我一定得嘗嘗這傳說中的湯包,至少……五籠起步!”
柏九故意把語氣說得誇張了些,試圖用這種方式逗葉不魅開心,緩解略顯沉重的氣氛。
葉不魅微笑著回應了柏九,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她的笑容有些勉強,內心的憂慮並沒有因此消散。
十分鐘後,兩人的腳步在一間掛著“鄭氏湯包”招牌的平房門前停下。
這間店鋪看上去不大,約莫七八十平的樣子。
除去後廚所占空間,能用來招待客人的桌子就隻有區區四桌。
屋內的擺設雖然陳舊,但目之所及之處都被打掃得一塵不染,想必店家定是位勤快之人。
此時正值下午三點,店內空無一人。
葉不魅和柏九相繼走入,找了個離後廚最近的空桌坐了下來。
喜歡道侶三千請大家收藏:()道侶三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