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經理,濱江小區的設備進場時間定在什麼時候?
周雨薇處長那邊催要具體需求清單。
說是要避開月底的采購高峰期。”
工程處的區域主管李凱舉手提問。
聲音透過麥克風傳來,帶著幾分急切。
王明抬手在白板上圈出12月20日的日期:“設備進場分三批。
第一批是智慧養老相關設備,下周就會從貴陽調運過來。
周海瓊副總已經協調好了試點項目的備用設備,能確保按時到位。
第二批是綠化養護工具。
由蘇羽昕副總那邊的綠色環保項目組直接對接。
第三批是智能門禁係統。
沿用保定分公司的成熟方案。
蘇明薇處長會派品質專員全程跟進安裝調試。”
他頓了頓,激光筆的紅點落在“基礎設施排查”一欄——
“特彆強調,工程處要在12月18日前完成全小區電梯、監控係統的檢測。
發現問題立即上報,不準隱瞞。”
趙長天靠在椅背上,目光落在屏幕裡認真記錄的參會人員身上。
他能感覺到,相比於以前,團隊的執行力有所提升。
連王明說話的底氣都足了不少。
他拿起筆,在筆記本上寫下“濱江項目團隊執行力評估:優”。
旁邊補充道“後續可作為跨區域項目模板推廣”。
會議進行到中途。
王明突然切換到“老年業主服務方案”的ppt頁麵。
背景圖是貴陽智慧養老試點的實景照片——
穿著藍色馬甲的管家正陪著老人操作緊急呼叫器,老人臉上帶著笑。
“根據前期調研。
濱江小區有十八位獨居老人。
我們要為他們建立‘一人一檔’。
除了健康狀況、飲食習慣這些基礎信息。
還要標注老人的用藥時間、定期體檢需求。”
王明的聲音放緩了些,“周海瓊副總特意發來貴陽的服務手冊。
裡麵提到的‘每日問候電話、每周上門拜訪’必須落實。
鄭悅處長的客服團隊會隨機抽查。
一旦發現敷衍了事的情況,直接追究責任人責任——
這不是小事,華龍現在還在盯著我們。
要是在老人服務上出了紕漏,正好給他們送把柄。”
趙長天聽到這話,指尖在桌麵上輕輕點了點。
王明能想到華龍的潛在威脅,說明團隊的風險意識已經跟上了。
這比任何流程規範都重要。
他拿起手機,給周海瓊發了條消息:“濱江小區複用貴陽智慧養老方案。
需你這邊派兩名資深管家協助培訓,能否協調?”
消息發出不到一分鐘。
周海瓊的回複就來了:“已安排李娜、張遠明本周四出發。
兩人參與過三批試點培訓,經驗足夠。
出發前會把培訓課件同步給杭州團隊。”
“很好。”
趙長天低聲自語,將手機放回桌麵時。
正好看到屏幕裡的王明在部署宣傳工作。
“杭州本地媒體想做專訪,我已經婉拒了。”
王明對著參會人員說,“趙總說過,服務好不好,業主說了算。
等我們把老人的緊急呼叫器裝完、管家上門服務落地了。
再邀請業主代表做訪談,比我們自己說一百句都管用。”
他抬手看了眼手表,“現在距離中午還有一個小時。
各部門把今天的任務拆解到個人。
下午五點前把進度表發給我,我會同步抄送給趙總和許嘉豪處長。”
十一點半,籌備組會議準時結束。
王明沒歇氣,立刻與趙長天通話:“趙總,會議都安排好了。
每個任務都明確了責任人。
連備選方案都過了一遍,您放心。
對了,周雨薇處長剛才發來消息。
智慧養老設備的運輸路線已經確定,全程有gps定位。
確保不會發生意外。”
“做得不錯。”
趙長天的目光落在王明身後的文件櫃上。
那裡整齊地碼著一摞紅色文件夾。
標簽上寫著“濱江項目合規檔案”。
“合規檔案要同步給鄭軍法務處,每周更新一次。
確保所有流程都留痕。”
他想起林晚晴今晚就要回廣州。
補充道,“林晚晴處長今晚八點的航班到廣市。
她在慶市處理完簽約事宜後,會帶回西南區域的項目經驗。
你抽空和她通個電話。
把杭市的業主需求、服務方案同步過去。
看看能不能借鑒慶市的‘管家包片’模式——
打通各區域的資源通道。”
“明白!我今晚就等林處長落地,爭取聊半小時。”
王明眼裡閃過一絲期待,“西南區域的‘管家包片’模式我早有耳聞。
聽說業主滿意度提升了15。
要是能用到濱江項目,肯定能讓服務更精準。”
掛斷視頻後,趙長天剛點上一支煙。
李詩涵端著一杯熱咖啡走進來。
杯壁上貼著便簽:“不加糖不加奶,您常喝的牌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放在桌上吧。”
趙長天抬眼看向她,“紀檢委那邊有消息嗎?
張董、高文博的調查材料什麼時候能出最終版?”
“林雅副部長剛才又來電,說張文磊組長想明天上午和您麵談。
主要是核實高文博乾預濱江項目初期招標的細節。”
李詩涵將咖啡放在桌角,遞過一份打印好的日程表。
“我已經把明天上午十點到十一點半的時間空出來了。
需要我提前準備好相關證據材料嗎?”
“準備好,他給華龍通風報信的郵件截圖。
都按時間線整理好。”
趙長天拿起咖啡,一邊喝,一邊翻開日程表。
目光掃過下午的安排——
兩點要遠程參加重慶c、d小區的簽約儀式。
三點要和蘇羽昕、周雨薇開設備采購協調會。
四點還要審核保定分公司的品質整改報告。
“對了,林晚晴處長今晚回廣州。
航班是八點十五分落地,需要安排車去接嗎?”
李詩涵補充道,“她在消息裡說,帶了慶市分公司的項目檔案。
想當麵交給您。”
“安排一輛商務車,讓司機提前半小時到機場。”
趙長天想起林晚晴在重慶待了好幾天。
從項目調研到方案修改,再到和業委會談判,幾乎沒怎麼休息過。
如今張董、高文博的乾擾沒了。
也該讓她好好緩一緩。
十一點四十五分,桌上的內線電話突然響起。
趙長天接起,是蘇明薇的聲音:“趙總,保定分公司的管家培訓覆蓋率已經到70了,比預計的快。
林雅琴的人事團隊剛發來考核結果,合格率98。
剩下的兩個人需要補考。
另外,我們發現原來的《管家服務手冊》裡有兩處不合理條款,已經臨時修改。
等您審核後就下發全國分公司。”
“把修改後的手冊發我郵箱,我下午抽空看。”
趙長天回應道,“考核不合格的兩個人彆直接淘汰。
讓他們跟著優秀管家帶教一周,再補考一次——
現在正是用人的時候,隻要態度沒問題,多給一次機會。”
他頓了頓,“還有,濱江小區的品質監督方案要儘快出。
重點盯緊老年業主服務、設備安裝這兩塊。
每周給我發一次巡查報告。”
“好的,我明天就把方案發給您。”蘇明薇的聲音透著乾練。
掛斷電話,趙長天看了眼窗外。
陽光已經升到半空,透過百葉窗在辦公桌上投下細長的光影。
桌上的台曆被翻到12月9日那頁。
旁邊用紅筆圈著“杭市簽約、慶市簽約”兩個關鍵事項。
他拿起台曆,指尖在“杭州”兩個字上輕輕摩挲——
從最初競標啟動時的期待,到中途發現高文博和華龍物業乾擾時的緊張。
再到如今簽約確認、內部整改推進的踏實。
這一路的波折,終於在這個上午有了圓滿的節點。
十二點整,李詩涵端來熱好的盒飯——
兩葷一素,紅燒肉燉得軟爛,青菜還帶著脆嫩的口感。
“趙總,您先吃飯吧,下午兩點還要遠程參加慶市的簽約儀式。
得留點時間休息。”
趙長天點點頭,拿起筷子卻沒有立刻動。
他打開平板,調出林晚晴發來的重慶項目照片。
業委會辦公室裡,紅色的簽約橫幅掛在牆上。
孟昭明正和業委會主任握手,臉上帶著笑容。
小區裡的公告欄上,貼著黎光物業的服務承諾。
下麵圍著幾位業主在討論。
眼神裡滿是期待。
他夾起一塊紅燒肉放進嘴裡,熟悉的味道在舌尖散開。
這時,平板彈出一條消息。
是周海瓊發來的:“貴陽智慧養老試點的緊急呼叫器供應商已確認。
濱江項目的設備明天就能發貨,附帶操作手冊和培訓視頻。
確保管家能快速上手。”後麵跟著一個加油的表情。
趙長天嘴角微微上揚,在消息下方回複:“辛苦,濱江項目落地後。
我去貴陽給你們團隊慶功。”
放下平板,他加快了吃飯的速度。
下午還有一堆事要做。
慶市的簽約儀式不能出任何差錯。
蘇羽昕的綠色環保項目需要協調資源。
還有高文博案子的證據材料要準備……
十二點半,趙長天吃完午飯,將飯盒交給李詩涵處理。
他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小憩。
腦海裡閃過的不是下午的待辦事項。
而是濱江小區業主臉上的期待、慶市業主討論服務承諾時的認真、貴陽老人握著緊急呼叫器時的安心。
這些畫麵,也讓他更加確定——
物業服務從來不是冷冰冰的流程,而是有溫度的關懷。
而他要做的,就是帶著黎光的團隊——
把這份關懷,送到更多業主的身邊。
自然,他需要的政績也會隨之到來。
很多時候,作為國企乾部,為老百姓做點實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與積累政績和職位晉升,其實是相輔相成的。
下午一點十五分,黎光物業總部玻璃幕牆將陽光折射成細碎的光斑——
落在趙長天辦公桌的《濱江小區籌備清單》上。
他剛結束二十分鐘的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