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衫的目光在王丞相那激動泛紅的眼眶與常元帥那虎目含淚、捶胸明誌的姿態上停留片刻,那份曆經三朝的老成持重與沙場宿將的赤膽忠心,皆清晰可見。他微微頷首,隨即,那平靜而深邃的目光掃過殿內所有躬身肅立的文武百官。
無需冗長旨意,孔衫的聲音再次響起,言簡意賅,卻蘊含著不容置疑的恩典與威嚴:
“賞。”
一個“賞”字,清晰明確地指向了王丞相與常元帥。這是對他們鞠躬儘瘁的最高肯定,亦是並肩王代女皇行使的恩澤。
緊接著,孔衫的目光如流水般拂過殿內每一位屏息凝神的臣子,無論是白發蒼蒼的老臣,還是目光灼灼的新銳:
“賞。”
第二個“賞”字,覆蓋了殿內所有恪儘職守、共度時艱的文武百官!這是對整個帝國中樞在危難時刻團結一心、共保社稷的集體褒獎!
“謝並肩王厚恩——!”王丞相與常元帥率先反應,聲音帶著激動與恭敬,再次深深拜下。
“謝並肩王厚恩——!”殿內群臣齊聲應和,聲浪如潮,充滿了感激與振奮。這一聲“賞”,比千言萬語的嘉獎更顯分量,是並肩王歸來後,對整個朝廷的認可與犒勞,瞬間將朝堂的氣氛推向了忠誠與感恩的頂點。
就在這感恩聲浪未息之際,王丞相與常元帥默契地對視一眼。王丞相深吸一口氣,穩住微顫的聲音,上前一步,高舉玉笏,以無比莊重、飽含敬意的聲音朗聲道:
“陛下聖躬安泰,並肩王凱旋榮歸,實乃帝國之幸,萬民之福!然龍體鳳體,皆需休憩。今日大喜,群情已見,懇請陛下、並肩王——
“請駕還宮——!”
常元帥緊隨其後,單膝再次重重頓地,抱拳沉聲附和:
“末將等恭請陛下、並肩王——請駕還宮——!”
“恭請陛下、並肩王請駕還宮——!”殿內群臣立刻會意,齊聲高呼,聲音整齊劃一,充滿了對帝後帝與並肩王)的關切與尊崇。這既是禮儀,也是發自內心的體恤。大戰方歇,王者歸來,此刻最需要的,便是遠離朝堂喧囂的寧靜休養。
聖天女皇鳳眸含笑,側首看向孔衫,眼中帶著詢問與柔情。孔衫微微點頭,輕輕握了握她依舊與自己十指相扣的手,隨即緩緩站起身。他動作從容,青衫拂動間,自有一股淵渟嶽峙的沉穩氣度。
女皇也隨之盈盈起身,帝袍流光溢彩,鳳儀萬千。兩人並肩立於禦座之前,目光掃過下方依舊恭敬垂首的群臣。
孔衫平靜開口,聲音清晰地傳遍大殿:
“諸卿,亦退下安歇吧。”
“臣等恭送陛下!恭送並肩王!”群臣再次齊聲高呼,深深拜伏下去。
孔衫與女皇不再多言,攜手轉身。九龍禦座與五龍王座在他們身後散發著溫潤而威嚴的光芒。兩人步履從容,踏下九級白玉台階,穿過殿內垂首恭送的文武重臣,走向那通往深宮後殿的、懸掛著星辰珠簾的側門。
珠簾輕響,流光微動。青衫與帝袍的身影,並肩消失在珠簾之後,留下殿內依舊彌漫的祥瑞金光、盤旋低吟的氣運金龍,以及一群心潮澎湃、對帝國未來充滿無限信心的臣子。
聖天殿的正殿,隨著帝後的離去,重歸肅穆莊嚴的寂靜。但那份並肩王歸來帶來的安穩、那份君臣相得的暖意、以及那一聲“請駕還宮”所包含的默契與關懷,卻已深深烙印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前朝事畢,此刻,是屬於聖天女皇與她的並肩王,獨處的寧靜時光。
星辰珠簾在身後輕輕落下,碰撞出細碎清脆的聲響,如同為前朝的喧囂畫上一個寧靜的休止符。珠簾之後,是聖天宮最為私密、也最為溫馨的所在——鳳棲宮後殿。
甫一踏入,前殿那莊嚴肅穆、氣運磅礴的氣息便瞬間被一種溫暖、柔和、帶著淡淡馨香的氣氛所取代。殿內布置典雅華貴卻不失舒適,鮫綃紗幔低垂,千年暖玉鋪地,角落裡的萬年沉香木散發出寧神靜氣的幽香。柔和的光線並非來自外界的陽光,而是鑲嵌在殿頂與壁上的柔和月魄石與星輝石所散發,如同流淌的月光與星光。
早已恭候在此的數十名身著統一宮裝、儀態嫻靜的侍女,在一位氣質沉穩的女官帶領下,無聲而迅捷地迎了上來。她們訓練有素,動作輕柔得如同羽毛拂過,齊齊躬身行禮,聲音如同清泉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