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將士的子孫後代,卻可以輕輕鬆鬆得到一官半職,這對天下讀書人何其不公。
一時間,不少官員站出來反對,沈青雲不動聲色看著這些人,都是文官。
他們是儒生,最講究秩序,人倫綱常,沈青雲此舉,無異於打破了他們的認識。
沈青雲自己就是科舉出身,從來不敢小瞧這些文人,彆看他們手無縛雞之力,但卻能輕輕鬆鬆鬥倒戎馬一生的將士。
沈青雲不想朝堂變成菜市場,輕咳一聲,阻止了這些人說話。
沈青雲道:“這是他們先輩們用命換來的機會,而且他們通過恩蔭為官,升遷上有限製,這對正經參加科考的學子並無妨礙。”
一句‘升遷上有限製’就讓這些人閉了嘴。
就好比之前有個約定成俗的規矩,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其實說的就是官員升遷之路。
沈青雲環視了一圈,視線落到任斐身上。
“任斐。”
“回皇上,臣在。”任斐出列。
沈青雲開口:“這個恩蔭需要弄出個章程,製度需要完善,這其中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做好,這件事就交給你了,另外你與張愛卿配合,細節方麵你們兩人商量好,到時候給朕需要看見一份完善的規劃。”
被點名的張愛卿不是彆人,正是前朝吏部尚書張槐,如今,再次被點名,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之外。
就連魯廷涼,知道皇帝是任用張槐,但沒想到是在這件事上。
先是恩蔭,後麵順理成章進禮部,這才是最讓他驚訝的。
皇上對張家,到底是什麼態度?
前有張信,後有張槐,難道張家還能像前朝那樣風光?
魯廷涼沒有驚訝多久,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緣由。
皇上要殺一批前朝舊臣,這必定會引起血雨腥風,這時候重用張槐,給所有朝臣一個信號:皇上用人不計較出處。
張槐能得到重用,那麼其他人也有機會,這樣再殺那批人,能引起的動蕩就可以忽略了。
魯廷涼心中暗暗佩服,看來皇上謀劃好了每一步,自己的擔心多餘了,就算大軍不再京城,一切也都在皇上的掌握之中。
是啊,他怎麼忘了,這位皇帝可是農家子,後一路科舉,憑借文官出身,擺平了百躍各方勢力,最後從文官轉為武官,在岩門關打下根基。
這樣的梟雄,僅憑‘足智多謀’都無法形容他,魯廷涼由衷的佩服,同時也暗暗告誡自己不能犯錯。
張槐上前謝恩,“臣遵命。”
沈青雲道:“過些日子,岩門關大軍回京,到時候張信也會回來,張愛卿可以父子團聚了,張愛卿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令人佩服。”
張槐心裡咯噔了一下,皇上這話什麼意思?
喜歡科舉:兒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光宗耀祖全靠你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