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也是徹底融合農耕文明與遊牧部落的契機。”
“是故,這也是臣為何成立商行,行邊貿之事的根本所在。”
李世民眼神漸亮,顯然被秦明的見解觸動了深思。
他緩緩踱步,目光似乎穿透了大殿的牆壁,望向那遙遠而遼闊的北方草原,心中權衡著秦明話語中的深遠意義。
“愛卿言之有理,羊毛之於我大唐,確乎是一大革新。”
李世民緩緩閉上雙目。
腦海裡,不由得回想起了,奏對之前,他曾問秦明打算如何開展邊貿之事,以及當時秦明給出的答案。
李世民身子微微一顫,不知想到了什麼,他豁然轉身,目光熾熱盯著秦明。
“愛卿,剛才曾言,邊貿之策需分三步走,其一,確立法度;其二,文化滲透;其三,經濟與軍事雙管齊下。”
“朕可有疏漏?”
秦明搖了搖頭,微笑道:
“陛下過耳不忘,微臣佩服。”
李世民瞪了秦明一眼,沒好氣地說道:
“臭小子,少拍朕的馬屁。”
說是這麼說,但李世民的嘴角還是不自覺地翹起,顯然是極為受用的。
殿內的氣氛,也因此顯得不那麼嚴肅了。
李世民招了招手,示意秦明落座。
“愛卿,你再將這邊貿之策,詳細說說。”
秦明微微頷首,隨即重新跪坐在了蒲團上。
與此同時,李世民瞥了上官儀一眼,那意思不言而喻了。
奮筆疾書的上官儀,連忙點頭。
此時的他,臉色漲紅,握著筆杆的右手微微顫抖,內心早已被秦明的言行震驚得無以複加了。
隨著秦明將邊貿三策娓娓道出,上官儀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他今天是徹底服了,若非親眼所見,上官儀如何也不能相信,如此震鑠古今的國策,是一個舞象之年的少年郎提出來的。
[武能上陣殺敵,開疆拓土,文能治國安邦,綢繆深遠。這秦郡公,簡直就是個妖孽啊!]
[哎,還好這妖孽生在大唐,若是生在他國,我大唐危矣。]
李世民跪坐在秦明對麵,腰杆挺得筆直,一直在認真聆聽秦明的“策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