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_我在聊齋開道觀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062章:(1 / 2)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年後,上虞的金夫人和她那起死回生的丈夫也來了,給道觀捐了一筆功德錢。

正巧,寒光有意修葺道觀裡的呂祖殿、月老殿等幾個小殿,於是用這筆錢在青山鎮上請了幾個工匠。山上的積雪漸漸化了,庫存的姥姥木漸漸要沒了。

初春的太陽暖洋洋的,寒光站在太陽底下監工,雖有寒風料峭,但牆外的迎春花已經一簇簇盛開了,偶爾有幾枝探出牆頭,舒展著絢爛的花瓣。

淩照目中無人地走向了三清殿後的那個地洞,揭開了蓋在上麵的厚草席,跳了下去。

寒光“”

這是不把她放在眼裡的意思嗎。

她正在心中腹議,忽見許久不見的馮生走了進來。他懷裡還揣著一隻毛絨絨、棕褐色的小動物,露出一對尖尖的小耳朵。

“褚觀主新年好啊。”馮生穿著厚厚的棉衣,揣著小毛球拱了拱手。

寒光眼尖,認出了他懷裡的小毛球,吃驚道“這不是十九妹嗎”

辛十九在馮生的懷裡舒舒服服的窩著,閉著眼,還吧唧流著口水。馮生驚訝道“這是十九妹我在鎮上無意中遇到了她,她正在叼人家的肉包子,我想著她或許是十四娘的同族呢,就順手救下了,來找觀主瞧瞧,沒想到還真是”

她們的說話聲驚醒了辛十九,小狐狸睜開眼圓溜溜地轉了轉,也不怕人,任憑寒光摸她的小腦袋。她伸了個懶腰,緊接著從馮生的身上跳了下來,好奇地打量著道觀。

馮生殷切道“觀主,我想親自將十九妹送去。正巧開春了,我也要去趕考了,想跟她道個彆”

寒光頷首,道“不過十九妹丟失,想必辛家也很著急了。你先在道觀等等吧,我給她們去一封信。”

她朝空中招了招手,一隻小倩經常喂的鳥落了下來,歇在屋簷上等著送信。寒光正想回廂房寫信,忽見辛十九歡樂地奔向了菜園子

“住手,小狐狸”

寒光追到菜園子裡,一把揪住辛十九的尾巴,防止她禍害醉陶。醉陶最近長勢喜人,綠葉子冒出好幾片,煥發著勃勃生機。

辛十九被倒拎了起來,還在不斷掙紮著。小倩有點憂傷地走了過來,晃了晃手中的大紅請帖,道“素秋的好日子已經定下了,就在下個月初八,俞公子請咱們去喝喜酒。”

“她既然不是人,為何要聽從一個義兄的安排呢”

小倩搖頭道“俞公子對她有養育之恩,她若不出嫁,她的哥哥會被人說閒話的。”

寒光感歎“還是出家好,嫁人有什麼意思。”

她雖然沒有正式出家,但旁人都默認她無意嫁娶了。小倩聞言瞄了她一眼,沒有說話。

寒光將辛十九塞回了馮生的懷裡,回到廂房,提筆給辛十四娘寫了一封信。

二月初,黑山上籠罩著一層層淡淡的雲霧,粉色的像晚霞,白色的像雲朵,放眼望去桃花爛漫,讓人神迷意醉。

去歲種下的桃樹開花了,也引來附近的百姓們前來觀賞,甚至有人從金華趕來遊玩,野餐,作詩。春風拂動,落英繽紛,發出沁人的幽香。

寒光一身白衣,挽著籃子在山間拾桃花。她想趁著這個春天,做幾壇子桃花釀,以後存在地宮裡慢慢品嘗。

她用紅繩隨意紮了雙螺髻,桃花嫣然,映襯出她明媚精致的麵容,修長的雙眉下,雙眸如一泓秋水,明亮清澈。

她在山間看桃花,淩照站在山門外看她。

進出山門的行人熙熙攘攘,可他恍若不見,隻是專注又默默地望著寒光。淩照承認她很好看,卻才發現她是那麼的好看,一顰一笑,都光彩照人,讓他舍不得移開目光。

心中似乎有什麼東西,經過一個冬天的蟄伏,或者是經過了一整年的壓抑,終於破土而出的。他的心砰砰跳動,一種奇妙的感覺瞬間占據了他,讓淩照有些不知所措。

他看著她,心裡有點甜滋滋的,但又有一層淡淡的愁緒。

淩照還在恍恍惚惚地發著呆,寒光拎著籃子,施施然走到山門前。她看淩照抿著唇不說話,神情有些嚴肅,半開玩笑道“怎麼,看到心儀的貓了”

難道她知道了

他像是被踩中了尾巴的貓一樣,臉色一紅,惡狠狠道“我沒有,彆亂說”說完又覺得自己的言辭太過於凶煞了,擔心嚇到了她,但又不知該怎麼補救,又後悔又鬱悶的錘了一下身後的牆。

寒光淡定的看著他發貓癲,拍了拍他,道“沒事,我懂。”

淩照

素秋出嫁那天,道觀裡隻派了明素母女去喝送親的喜酒,餘人都沒去。

十四娘也來了,在齋堂裡幫寒光清洗桃花,做桃花釀。她在裡麵放了一些白糖,以緩解桃花的苦味。

“我父親很感激馮公子,說等他科考回來,要給他接風設宴。”辛十四娘淡淡道“我看我父親的意思,經此一事,倒有些屬意於他了。”

“那你怎麼想”

辛十四娘道“我還會堅持我之前提的三點要求。當然我的心裡,我並不想成親,更不想嫁給人。人情往來,三綱五常,人世間有太多束縛了素秋,她未必會過得很好。”

寒光低低歎了一聲“我也覺得,在這個世道修行更好一些。”

一人一狐默不作聲洗著桃花,淩照從門口冒了出來。他瞥了寒光一眼,看她白嫩的手上粘著紅霞般的花瓣,心中一動,隨即又咬了自己一口。


最新小说: 禦賜監察使 烈焰灼心 勇闖秦始皇墓 複讀一年,你攢了7個前女友? 開局:簽到帝經,我家族獨斷萬古 趁仙子們弱小,忽悠她們當道侶 帶著漫威回北宋 百裡千刀一斤漆 腐朽世界 江湖笑之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