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因為李思的起頭兒,各地也陸陸續續起了叛軍。有實在被逼的活不下去的百姓們組成舉竿而起的義軍,也有趁機在盛朝衰微的亂世裡割據一方的財閥。
然而李思掃過去,義軍選擇了投靠李思,財閥鬨的雞飛狗跳後也認慫了。亂世的苗頭剛起就被李思給壓了下去。
不到一個月,李思已經率大軍圍在了京都城下。
彼時,她身後的軍隊已經不是出發時的三千數目,而已有數十萬之眾。
大軍壓境,童山已經慌的不知所措。他派去阻擋李思的都被李思擒了,他的手下已經沒有一個可用之才了。
忽的,童山想起了閔蔚。李思反叛朝廷,不還是因為李家被抄家,她來給李家報仇的嗎。
都是閔蔚給他想出個陷害李家勾結外敵的罪名,他隻不過是看上了李家先皇賜的玉白菜,想得到手辦法多的是,要不是閔蔚,他也不至於窘迫至此。
“來人,去傳閔蔚”童山厲聲下著命令,心裡已對閔蔚恨極。
此時的閔蔚正在家裡收拾細軟。
他一路上緊趕慢趕的往京都跑,竟然還是隻跟李思差一站之遙。他剛趕回京都,緊接著李思就兵臨京都。
閔蔚都懷疑李思是故意的了。她保持和自己一站的距離,把自己像趕羊一樣趕回京都,應該就是為了在這裡審判自己。
“發生了什麼事啊咱們為什麼要逃啊”
寧安王妃被閔蔚扯進馬車,雖然滿頭霧水,但看兒子著急的樣子,也知道必然發生了不得了的事情,一著急又開始劇烈的咳嗽起來。
閔蔚來不及解釋,又怕母親急出個好歹,隻得按著心慌做出輕鬆的樣子寬慰了母親兩句,“沒什麼大事,這不是叛軍來了,咱們還是往南走走,更加安全一點。”
寧安王妃還在咳嗽著,她想問彆家都沒逃他們逃什麼,何況老爺昨晚出去喝酒還沒有回來,要走也得叫上他一起呀。但咳嗽隻讓她斷斷續續說出幾個字,“可、你、你父親”。
閔蔚便道“母親莫急,父親自會有辦法的。”彆說現在寧安王不在家,就是在家,閔蔚也懶得帶上他一起。那個男人隻知道花天酒地,什麼時候管過他們母子的死活了。
閔蔚放下了車簾,望了望另一個方向,隻是他沒有時間去叫上姐姐了,但願李思不是個趕儘殺絕的人,不會對姐姐一家動手。
然而,正在閔蔚讓車夫趕車,馬車才走出兩步後,整個馬車就被宮裡的侍衛圍了個水泄不通。
帶頭的一個小太監掐著嗓子吆喝道“世子,督公有請”
這下是誰也走不成了,閔蔚被反綁雙手的押上了城樓。
童山已等在城樓上,見帶來了閔蔚,就對城下那個黑甲冷冷的颯爽女將喊道“陷害李家通敵叛國全是閔蔚的主意,現在閔蔚全憑你處置,其他事情也儘可商量。”
京都城內已經是人心惶惶,各家各戶都閉門不出,唯恐被攻入城中的叛軍砍了腦袋。
小老百姓家裡倒還好,畢竟聽說叛軍每到一城,並不殺害搶奪,要殺也是殺那些貪官汙吏。
也正是因為這些,城內的達官貴人們才與百姓不一樣,而是更加不安。一個個的都在回想著他們以前有沒有得罪過李家。
要說大的仇怨是沒有的,但誰沒有嘲笑過李家六小姐,稱其雖是女兒家,卻不做一點女兒家該做的事,整日裡舞刀弄槍,像個武夫,一點沒有女兒家的溫順。
還有不少人因此而同情閔蔚,但同情閔蔚不就是在說李家六小姐不好嗎。
那些平日裡多嘴的女眷們都躲入閣樓中不敢出來,以前有李思參加的宴會上,她們可是沒少明裡暗裡的嘲諷孤立她。
現在李思兵臨城下,等她攻入城中之後會不會找她們清算舊賬。
“我看不必慌張,”禦史大夫的夫人何夫人寬慰自家老爺,“李思一路過來都沒有擾亂百姓的生活,這次想必也不會大動乾戈。她不過是想為自家討個公道,應不會動其他人的。”
何大人歎了口氣,“要是如此就好了,這一路來她不動百姓們,未免不是在收買人心。李家雖向來忠君效國,但李家被抄,男丁全部丟了性命,讓李思如何不寒心。”
“她已經打下了半國疆土,又即將攻破入京,要改朝換代可謂輕而易舉。”
何大人憂心忡忡。雖說皇帝昏庸,使得宦官弄朝,但已經被大盛皇室統治了幾百年,在他們的心中早已經烙下了大盛皇室才是正統的思想。
宦官弄朝,殺了宦官也就是了。要是真到改朝換代那一地步,不知道朝堂之上要流多少人的血,埋多少人的骨了。
何大人算是忠君一派的,平日裡就致力於讓皇帝不再沉迷煉丹,回歸朝廷。在發覺皇帝已經無藥可救後,又致力於物色皇子。
大盛皇室才是正統思想下的他,所能做到的最大掙紮也就是找一個愛戴百姓、勤政治國的皇子發動政變,以除掉宦官,架空老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