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客棧一打聽才被告知他們早上已經收拾行囊離開了,因為早上皇帝派人降下來了聖旨,說讓他們歸鄉後就趕緊去任職。
客棧老板還在感慨李家人才輩出,一個被皇帝重用派去川南任職,一個又要領兵打仗,將來說不定還能成為將軍呢。
驕陽就打斷老板的感概,跟他問了兩人的家鄉地址和離開方向便趕緊追去了。
驕陽離開沒多久,又有人來打聽文武狀元,說要請他們去家裡做客。
老板抬頭一看這不是洪將軍嗎,忙將早上聖旨還有兩人已經歸鄉的事情說了。
洪武皺眉,也顧不得拉攏文武狀元了,心中琢磨起來皇帝現今對洪家的態度。
邊境有事,皇帝沒有任命他而是讓李中官前去,這對洪家來說可不算好消息。
“奶奶,做果乾為啥要加鹽”
“奶奶,做果乾為啥又要加酒”
“奶奶,做果乾為啥還要蒸一蒸”
四歲的小寶像十萬個為什麼一樣圍著李思問個不停,李思都一一耐心解釋。
聽完了解釋的小寶眨了眨黑葡萄一般的大眼睛,又問,“那為啥沒有茴香味兒的,小寶最愛吃茴香。”
倒是個不錯的建議,李思現在正在研究新口味的階段,打算把茴香味的也嘗試一下。
小黃豆插口道“這麼奇怪的味道應該不太會有人吃吧。”
春天的尾巴還留戀的逗留在大地上,夏日的炎熱已稍有規模。日頭高高掛在天際,射下的陽光過於溫暖,偏於炎熱。不過經過山間拂風的過濾,落在人的身上卻也冷暖適宜。
在院子裡給果乾翻麵的巧娘褪去了少女青澀,靈動的雙眼中更添了女性的溫柔。隻是現在這雙浸潤了幸福的眼睛中卻縈繞了一絲愁緒。
夫君和三弟於年初離家,如今已經過了整個春日,還不見兩人歸家。
村裡已經有傳言,說兩人說不定考的成績好,在外麵不回來了。就算回來了也不會再看上巧娘了,想當年他們的爹不就是這樣,一走五年,再回來的時候隻把爹娘接走了。
巧娘相信夫君不是那樣的人,可說的人多了,她也遲疑了。如果夫君真的考的不錯,他當了官,她隻不過是一個鄉下村婦,還配得上他嗎。
李思從廚房端著一筐蒸好的果乾出來,見巧娘有些心不在焉,便知她在想些什麼。
“巧娘大可放心,老二跟他爹不一樣。他會回來的,也不會負了你和孩子。”
李思勸解巧娘,將李中秀求娶巧娘前在這個院子裡發的誓說給巧娘聽。
巧娘的眼睛上蒙了一層水霧,這件事夫君從未跟她說過,此時聽了雖心頭暖烘烘的,但卻更加憂愁了。
她不想拖累夫君。
李思一邊將蒸好的果乾曬起來,一邊繼續勸慰,“巧娘,當初你不嫌棄老二是個瘋的,隻想把他照顧好,現在老二的心情也是一樣的。”
豔陽下,李思膚色白皙,雖然已經是三十幾的年紀,臉上卻不顯一條皺紋。一頭墨法盤於頭上,杏眼黑潤,倩資清影,望之卻如二十出頭的少婦。
五年來李思雖然對三個兒子是放養的狀態,但每遇大事還是果決拿得出主意的,如今能把生意經營的遍布各地,她早已成了家裡的主心骨。
巧娘眼中蒙著的一層水霧不自覺的就流了下來。
“娘,你怎麼哭了羞羞。”
奶團子一樣的小寶聲音清脆稚嫩,將巧娘心中的愁緒一蕩而空,忙擦了擦臉上的眼淚。
中午一家人下的茴香餃子,巧娘先給學醫堂的大哥大嫂送去了些,回來的路上就見村裡亂糟糟的,村民們急急忙忙的往村口跑,似要看什麼熱鬨。
要雪家一看自家傻侄女還什麼都不知道呢,就過來拉住她氣憤憤的道“有人看見李家那兩個小子回來了,還說李中秀身邊還跟這個女的。巧娘,你放心,姑姑就是拚上得罪他們李家也要給你討回個公道”
聽到前一句巧娘心中就湧出了喜意,終於回來了,但笑容還沒有全部展開,就被姑姑後麵的話擊的耳中轟鳴,眼前一黑險些軟到下去。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