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山腳下時,李思還以為山裡有野人跑出來了呢。
兩人頭發亂糟糟的,衣服也刮破了幾處,身上還沾著狗尾巴草。
李中官受傷慣了,管不管他無所謂,倒是驕陽一個女孩兒,又從吃過什麼苦。李思趕緊讓李中官把人背去了學醫堂。
學醫堂如今擴建了不少,已經是一個頗具規模的學院了,再用學堂稱呼已經不合適了,所以在李思的建議下,已經將學醫堂的名字改成了醫學院。
醫學院旁邊還有一個醫學院附屬醫院,是專門看病治病的地方。
現在李中舉每天都忙的不行,上午去醫學院教學,下午便來醫院救治病人。因為李中舉醫術名聲在外,加之醫院無論治病抓藥全部免費,每天來排隊就醫的人都絡繹不絕。
李中官之前也來醫院幫過忙,知道驕陽這種的外傷得去外科,就背著她到了外科的院子排隊。
“沒看出來你們這小山村,還有這麼大的診堂呢。”
驕陽之前雖然注意到了山腳下的這片建築,昨日聽說是李家大哥在這裡教學行醫,也沒當回事。現在一看,但是挺大挺彆致的。
“小姑娘是第一次來這兒吧”
他們排隊的前麵是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大娘,老大娘笑嗬嗬的,給驕陽科普道“姑娘彆看洪家莊這個村子小,能人可真是不少呢。”
“不過呀,這能人都出在李家。”
更前麵一位婦女也接道,她懷裡抱著個小孩兒,小孩兒的胳膊吊在脖子上,看樣子是調皮而胳膊受了傷。
那小男孩兒正拿著外科服務員發的果乾在吃,坐在母親腿上很安靜的聽著大人的對話。
老大娘又接回來,“可不是嘛,兩個狀元都出在李家呢。”
“還有李家老大,是咱們這兒遠近聞名的神醫呢,他不僅開醫學院免費教大家學醫當大夫,還免費給咱們看不起病的免費看病。”
“而且那些從醫學院畢業的大夫都能來醫院上工,醫院雖然給咱們老百姓免費治病,卻照樣給大夫們發工錢呢。”
“你們說說要不是菩薩心腸,怎麼會舍著自己的錢給咱們窮苦人看病呢。”
老大娘說著就抹起了眼淚,老人一輩子受窮,前些年老伴兒還因為一次風寒沒有錢看大夫而撒手人寰,要是老伴堅持到現在,恐怕也不會就那麼死了。
驕陽看了看李中官,沒想到李家人還這麼熱心腸,隻是,她問老大娘,“那他們哪兒來的錢呀”
老大娘一副這你就不知道了吧的表情,“百香果脯你知道吧,那是李家的鋪子。現在啊各地都有百香果鋪,咱們老百姓啊就認準了百香果脯,逢年過節要買點心零食就隻買李家的。更何況,李家的果脯也真是味道好,我老婆子大半輩子了就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果脯呢。”
“咱們把錢花在了李家鋪子,李家最後還是把錢花在咱們自己身上。咱們不僅吃了好吃的果脯還看了病,再沒有這麼好的事啦。”
前麵的婦女說起百香果鋪也是滿心的讚歎。
“那他們這兒的大夫醫術怎麼樣”
驕陽眼眸一轉,心中就轉出個主意。大晉王朝之前內憂外患,各地戰亂,百姓苦不堪言。現在雖然穩固了下來,但百廢待興,她從京城到梧州這一路走來也見識了不少,百姓們雖然不再致使餓死,但卻很少有能人看得起病。
她在宮中的時候就見父皇常常憂心黎民社稷,她當時不懂,但路上她見到了因看病而變賣房產田產的,也見到了野地裡挖樹根吃的。
雖然她把錢都留給了路上遭遇苦難的百姓,但心裡總也不舒服。
如果她幫李家把醫院開遍大晉各地,讓百姓們都可以免費看病,那不是再不會有沒錢看病而隻能躺在家裡等死的人了。
而且醫院開遍大晉,不僅惠利了大晉百姓,也能讓父皇得以寬慰,更能讓父皇對李家刮目相看。那父皇就不會再阻止她嫁給李中官了。
李中官不知道驕陽打的這一係列算盤,還以為她開始視察民情了。這涉及到自家,他也不便開口,隻在一旁坐著吃果脯。
老大娘聽了驕陽問大夫的醫術,就更有的說了,“好啊,好得不得了。”
“大到彆人都治不好的頑疾,小到臉上的麻子疙瘩,都能給治好呢。”
“像葛村葛四爺的腿疾”
老大娘滔滔不絕的說起了醫院大夫治好的那些頑症,驕陽也聽的津津有味。
晚上回到李家小院後,驕陽就跟李思說了自己的想法。李思看了驕陽一眼,發現這個公主也不隻是大大咧咧嗎,人機靈也有想法,挺適合老三的。
事情就這麼拍板,隻是驕陽還有點擔憂,“要開那麼多家醫院,隻靠百香果鋪的盈利怕還不夠。”
“要不我回京城召集大家捐款,京城富豪那麼多,肯定能捐不少。”
驕陽信心滿滿。
李思有點汗顏,感情她剛才白誇了,這想法也想的太簡單了。那些人你給他們送錢行,要想讓他們出錢卻難,就算看在驕陽是公主的麵子上,也不會給太多。
“那倒不用,”李思神秘一笑,“李家可不止有百香果鋪。”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