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雪也停了,李思便帶著弟弟妹妹往來路回去,李凡疑惑問道“姐,咱們不去找大哥了嗎”
“不去了,”李思給他們圍好了圍脖,回道,“路太遠了,咱們也沒有盤纏,怕走不到就先餓死了。”
聞言李凡有些失落,大哥離開家時他已經七歲了,對大哥是有印象的,大哥學識好,他的作業批語從來都是優,李凡識字就是大哥教的,大哥除了學識好,也是個樂於助人的人,鄰裡都誇他為人好。
隻是五年前大哥投筆從戎,離開了家,五年沒見,對大哥存著濡慕和敬仰的李凡是很期待能跟大哥團圓的。
不過,姐說的也有道理,他們帶的乾糧早就吃完了,能走到這裡全靠乞討,昨天他更是生了病,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今天莫名其妙的就好了,但要是他們三個中再有一個人生了病,他們根本就沒有錢去醫治,真到了那個份上,怕也隻有等死的份兒了。
他雖然很想跟大哥團聚,卻也不希望姐和妹妹出什麼事。
聽李思說不去找大哥了,李凡還有些失落的情緒,對他們大哥沒什麼印象的小妹李小就沒什麼感覺了,她唯一的感覺就是餓。
“姐,咱們去前麵的村子裡討點吃的,把肚子填飽了再啟程吧。”
李小掏出了包袱裡的破碗,還有些惺忪的眼睛清醒了很多,昨天晚上姐把僅剩的一點東西都給了她和二哥吃,現在一定很餓了,她得去要點東西讓姐充充饑。
李思可以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倒是不餓,但兩個孩子卻需要充饑,於是三人先去了村子裡。
這個時代兵荒馬亂的,人人自危,他們敲了幾家門都沒人開門,還是一戶老夫妻看他們可憐,開了門,留他們吃了頓熱乎的。
雖然是黑窩窩餅子,不過也是普通人家的正常吃食了。
很久沒有吃到熱乎的了,李凡和李小珍惜的捧著碗把碗舔的鋥光瓦亮,都不用老人家刷碗了。
臨走時,老人還給他們包了幾個黑窩窩,經受了不少風霜的李凡和李小感動的眼圈泛紅。
“姐,你說什麼時候能安穩下來,咱們都能吃上白麵饅頭啊。”
李小回憶著爹還在的時候他們過的溫馨日子,雖然不是日日能吃到白麵饅頭吧,卻隔三差五也能吃一頓豐盛的改善下夥食。
自從爹去世,大伯哄騙了走了家裡的積蓄又不養她和二哥,彆說吃好的改善夥食了,家裡家徒四壁,又沒有養活自己能力的她和二哥就是吃飽的次數都少,要不是姐每天都偷偷來給他們送吃的,估計她和二哥活不到現在了。
李凡搓了搓凍紅的手,“咱們不去找大哥,說不定大哥就會來找咱們,等大哥帶兵打了過來把咱這裡保護起來,就能安穩了。”
李思摸了摸兩人的腦袋,像原主一樣抿唇笑了笑,沒說什麼。
隻不過若是原主的話,這時候的內心應該是欣慰的,然而李思就不是了,李家老大五年都沒個音信,怕活著的幾率不大了。
三人走了一天,來到了一個小鎮,李凡和李小很熟練的掏出自己的破碗準備找個地方乞討,李思把兩人拽了回來,“天都黑了,街上沒啥人了,怕也討不到啥東西了。”
李小失落的望了望街上零星走過的幾個人,不過好在他們吃的節省,老爺爺老奶奶給他們的黑窩窩還有三個,今天要不著東西也還好,那就先找個能擋風的地方把這一夜挺過去吧。
三人走在小鎮上,李凡和李小的眼神就在胡同裡或者店鋪之間的夾縫中瞟,李思的目光則落在了那些店鋪或者富裕人家的宅院上。
“哎,你們幾個,過來,有吃的。”
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媽子向李思三人招手,她的手裡拿著一個油紙包,麵容和善的邊說著邊走了過來。
李思看了看她走出來的那座宅院,朱漆大門,門口兩座石獅子,有錢人家無疑了。
此時一個婦人正在丫鬟的攙扶下進了大門,往裡麵走去。
“吃吧,這可是慶榮齋的糕點,我們夫人最愛吃了,本打算當夜宵的,正下了馬車看見你們,說你們怪可憐的,就讓拿來給你們吃。”
老媽媽說道,看向李思三人的目光也沒有鄙夷和打發差事的不耐煩,看向年紀還小的李凡和李小時慈愛的歎了口氣。
糕點很精致,看得出來價格也不便宜,舍得拿這麼好的東西給乞丐,那婦人也是善人了。
李思又看了進了大門那婦人的背影一眼,心裡就道今晚就在這家睡了。
之前乞討也不是沒遇到過有錢人家,人家看他們湊上去都是往外趕的,哪有拿著好東西湊上來的,何況油紙包裡的糕點他們見都沒見過,兩人都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該不該吃,兩雙黑黑的大眼睛望向李思。
“那就多謝了。”
李思說道,拿了兩塊分給弟妹,自己也拿了一塊吃著。
老媽媽見這人挺有禮貌的,心裡也生出些好感,就好心勸道“這年代亂的很,姑娘可要當心著些,最好把頭發剪了,讓人看不出男女,最好裝成個男的,路上也能安心些。”
雖然李思現在蓬頭垢麵,臉上也被北風刮得紅彤彤的,還有凍瘡,身上穿著也是肮臟又破爛,實在讓人難生出什麼想法,不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誰知道會不會被哪個光混漢子虜去當了媳婦,還是裝成男的安全一點。
李思謝了老媽媽的好心提醒,就道“夫人好心,我們平白受了恩惠,於心不安,隻是我們也沒有什麼能拿的出手報答夫人的,不過會看一點家宅運勢,今有良言贈與夫人,望媽媽代為轉達。”
老媽媽愣了愣,她這個年紀的都信這些,燒香拜佛什麼的也是常有的事,隻是沒想到就隨便做個好事,還能遇上個會看家宅運勢的了
她沒有多少相信,就隨意聽一聽的態度。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