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係統說了一大串,張重總算是聽明白了,到了兩萬積分之後,開通一個新權限,就是可以放棄一次抽獎機會,然後攢到下次抽獎,這樣就有可能抽到更好的作品。
不過張重沒有理會,他覺得現在抽的作品就已經挺好的了,再好些的,似乎也不適合現在的他。
張重在腦海中對係統下達了指令。
沒有勸說,沒有反對,沒有遲疑,冰冷的係統。
竟然是這本書,張重有些意外,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竟然連續抽到了阿加莎的作品。
這本書東方快車謀殺案是阿加莎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赫爾克裡波洛係列比較出名的一部。
赫爾克裡是阿加莎筆下一個重要人物,她的很多作品都是以赫爾克裡為主角的。
跟夏洛克一樣,赫爾克裡同樣是非常受歡迎的一個偵探。
不過東方列車殺人案並不是波洛初次登場的案件,張重沒記錯的話,波洛初次登場應該是斯泰爾斯莊園奇案,也是從這個案件開始,波洛傳奇的經曆才算是展開卷軸。
據說阿加莎寫這本東方快車殺人案的靈感是來自於1932年的林白綁架案,結合了東方特快列車遇到的幾次天災,這個故事最終形成。
跟無人生還一樣,這本書同樣寫了很多人物。其中包括身材魁梧的意大利人,瘦小端莊的英國人,大個子、像推銷員的美國人,一板一眼的俄羅斯老貴婦及其侍者,來自匈牙利的大使夫婦,還有一個上校和一位貴族小姐等。
在列車行進的途中,一個叫雷切特的人跟波洛說他有生命危險,讓波洛保護他,不過波洛不為所動。
當天深夜,雷切特死在了自己的包廂裡,他被刺了十二刀,但是包廂的門卻是反鎖的,這似乎是一樁懸案。
波洛花了很長時間在查證據,找動機,可是所有的證據都好像通往一個沒有答案的方向,最終,他想到了一種可能,一種令他不敢相信的可能。
整個車廂,所有人,除了波洛和他的朋友以及法醫之外,其他人全是凶手!
他們全部都是為了殺雷切特而來,因為雷切特是當年“阿姆斯特朗拐騙案”的凶手。
這也是為什麼這列快車平時頭等艙都是空的,偏偏這一次卻擠滿了人。
而這本小說的精彩之處,不僅僅是故事情節的玄妙以及結尾揭露真相的意想不到,更重要的是,在麵對一直堅持的真相和審判罪惡的正義之間,波爾最終選擇了後者,這也是波爾第一次如此有血有肉。
熟悉波爾的人都知道,這是個頑固,高傲,挑剔的人,對於真相的執著,超乎常人。
張重在腦海中過了一遍東方快車謀殺案的情節脈絡,覺得自己碰到了一個難題。
跟無人生還不同,這篇小說並不太好改,因為小說涉及的曆史細節不少,雖然這些並不是不可取代的,但是想要改編,確實需要花費不少時間。
更關鍵的是,這本書幾乎漢化不了,因為裡麵很多細節無法轉嫁到華夏來,特彆是波洛這個人,他的經曆,他的故事,阿加莎創造得實在太過完美,完美到人們都快以為就有這麼一個人。
張重抵著下巴在書房想了半天,可是一點頭緒都沒有,他不禁有些氣餒,想要漢化東方快車殺人案他或許還有一點辦法,但是把這本書漢化完了之後,波洛係列的其他書他恐怕就寫不了了,很多東西都無法再連接起來。
算了,不漢化了。
張重決定放棄漢化。
之所以要漢化,他是想讓華夏的讀者更方便閱讀一些,認同感也更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