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流浪海球》在國內都沒有進行宣傳,更彆說在國外了,而且現在隻有華語版,所以除了一些時常關注華夏這邊消息的死忠粉之外,國外並沒有多少人知道pz又出了一本新書。
不過《沙丘》這一本書就國外的這些新聞媒體報道了。
除了每天都在往上漲的銷量之外,現在關於《沙丘》裡麵的生態學暢想也被人拿出來大肆討論。
之前侯煜在《華夏農業科學報》副刊上發表的那篇論文又出現在了北美的《自然科學》上。
這件事情引發了科學界小小的熱議,生態學的問題向來不是科學界的熱門話題,但是侯煜的這篇文章顯然很有特色,對於農業科學探究,在侯煜的論文裡麵,能看到他有著一套獨特的理論。
這套理論顯然並不是什麼人都認可的,隨後就有美國本土的科學家做出了回應,質疑了侯煜“農業係統”的生態係統說話。
最關鍵的是,這些科學家在討論問題的時候,竟然又帶上了《沙丘》。他們當然不會把《沙丘》當作侯煜的科學理論依據,隻不過《沙丘》這本書將普通大眾的視線帶入到了生態學中,所以這些科學家為了更好地說明問題,總會提及《沙丘》。
忽然間,大家發現一件事情,竟然有這麼多科學研究工作者們看過《沙丘》這本書。
這中間不僅僅有生態學家,還包括了天文學家、物理學家、生物學家等等等。
普通讀者們看到這麼多大佬也跟他們讀一樣的書,感到高興的同時,也不禁開始調侃,原來看pz的書要求這麼高,不是科學家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看pz的書了。
……
《沙丘》的事情傳到國內的時候,華夏的這些網友們更是牛批得不行。
看看,之前還有人質疑《沙丘》不是科幻小說,現在科學界大佬們都出來說話了,足以證明這本書的價值。
看看,科幻荒漠華夏的網友們已經膨脹到了這個地步。
不過,華夏的網友們也同時在叫苦,張重的消息實在也太多了,叫人吹不過來啊。
這《沙丘》還沒有吹過癮,又來了一個《流浪海球》,想要一起吹,也顧不上來。
算了,《沙丘》還是留給國外人吹吧,咱們還是吹一吹《流浪海球》。
其實對於《沙丘》,華夏國內的網友們反而更喜歡《流浪海球》,不為彆的,就因為這本書的主角是個華夏人,而《流浪海球》中帶著海球去流浪的思想也跟華夏的安土重遷,落葉歸根的想法一致,更加能夠引起共鳴。
“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狗窩,金球,銀球,不如自家的小破球。”
大水神劉源又“作詩”了。
作為一個傳統小說家,劉源竟然還花時間把《流浪海球》看了一遍。
這家夥不愧為水神,他的這首“詩”在微語上發表之後,很快就被轉發了無數條。
華夏的網友們也跟著水神的腳步,親切地稱呼他們生此長此的海球為小破球。
“小破球,今天你流浪了麼?”
《科幻世界》最新一期的報刊上出現了這麼一行大大的標題。
而且《科幻世界》的動作很快,原本張重還在計劃等過一段時間弄一個征文,卻沒想到他們報社竟然先找上門來,跟他商談征文的事情。
關於征文,張重也同意了,而且沒有要酬勞。
這件事情本來就是一件雙贏的事情,《流浪海球》續集征文越火,對《流浪海球》這本原著也就越有利。
……
“記得,一定要聽老師的話。”張重把芃芃送上大巴的時候,還不住地在叮囑她。
雖然之前一直覺得送她去夏令營對她是好事情,但是現在真看著她要走了,心裡又有些舍不得。
芃芃卻沒心沒肺地笑道,“知道啦爸爸,你都說了好多遍了。”
等到大巴開走的時候,張重還隔著玻璃跟芃芃揮手,這丫頭根本就沒往這邊看,跟她的小姐妹敏雅兩個人聊得正開心。
大巴開遠之後,一隻手掌拍在了他肩膀上,“彆看了,車都走遠了。”
一扭頭,拍他的是劉風。
“放心好了,那麼多老師在身邊,不會出問題的。”劉風像個過來人一樣開導著張重,“讓孩子離開自己一段時間,其實也是培養感情的一種方式。你想啊,天天都在一起,丫頭們不把咱們當回事,給她們在外生活一段時間,知道有可能失去我們的,回來之後就會更加珍惜我們。”
“劉哥這招欲擒故縱非常高明,佩服佩服。”
“哪裡,哪裡,我這也是經驗總結。”
張重翻了個白眼,“我看敏雅在家的時候,你怎麼沒乾過欲擒故縱的事情?”
“……”
兩個爸爸彼此看了一眼,然後各自開車回家了。
張重到家的時候,母親胡慧芳剛剛買菜回來,看到張重,問道,“芃芃他們出發了?”
“嗯,剛走。”
“說了什麼時候到麼?”
“秦老師說到地方會打電話給我們。”
“那就好,你來給我打打下手,把這些菜給擇了。”
張重走過去看到一大堆的菜,有些奇怪道,“怎麼這麼多菜,中午家裡有客人?”
“是啊,許老師今天正好有空,我就叫她過來吃飯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