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泉花本來就暗恨黃家突然插了一杠子,現在一聽黃奶奶還敢開口,立刻插了腰“呦,我領著陸秋去吃個飯就耽誤她了你個老婆子,彆以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麼主意,還一口一個小秋,我們家小秋和你什麼關係”
陸秋驚得下巴差點掉下來,眼神錯愕地看著劉泉花,語氣跟著冷了下來“大奶奶,您這是發什麼瘋黃大娘幫我說話,這也不行嗎”
劉泉花對上陸秋冷淡中帶著點厭惡的眼神,才發覺自己剛才的失態,忙解釋“沒事,大奶奶剛才就是吃味了,既然你有事,就先去吧。”
陸秋抱歉地看了一眼黃大娘,腳步匆匆地走了,心裡卻還在琢磨劉泉花的用意。
劉泉花也沒多停留,跟在陸秋身後往家裡去了,剩下的人都在那裡議論紛紛。
“這劉婆子什麼時候對陸秋這麼上心了。”
“無利不起早,誰知道安的什麼心。”
“陸秋爹死的時候,我聽說她都沒去,難不成是良心突然發現了。”
“良心發現個屁。”
說到這裡,大部分人心裡已經明鏡似的,都等著看接下來的好戲。
十七隊的隊長老王聽了陸秋的來意,倒是沒怎麼難為她,隻說了句“請假就不記工分了,這個你知道吧”
“知道。”
有了這話,老王麻利地就同意了,他巴不得陸秋不來上工,到時候就不用發她的糧食了。
陸秋回去的時候,怕在遇到什麼人,特意繞了村後的遠路,走了沒多會兒就一身的汗。
到了家她先打了水洗了洗,昨天還是泥濘的水坑,今天的溫度就已經被蒸發的差不多了。
“大姐,我和你一起去挖土吧。”陸立春背上簍子,陸冬去和蓉蓉也拉著手,兩個孩子還打著哈欠“那我們就去摘果子,撿柴火。”
“行。”
昨天下了雨,今天說不定還有野菜和蘑菇之類的,他們得多摘點回來,存起來。
陸秋最擔心的,就是冬天到了怎麼辦。
他們的房子四處漏風,隻有一件過冬的棉衣,被子也是黑心棉的,又硬又潮,一點也不暖和。
加上沒有吃的,陸秋都擔心他們過不了這個冬天。
想到這裡,她就忍不住歎氣。
幾個人把籬笆院子掛起來,家裡什麼都沒有,也不怕人來找,就這樣上了山。
村裡的孩子大多都剛醒,時不時地路過院子就能聽到大人的嗬斥聲,或者是小孩啼哭,遠處不知道是誰家裡狗叫的聲音。
“大姐,村裡好熱鬨。”
村裡房子一個挨著一個,住的近得連彼此說話聲都能聽到,自然顯得熱鬨。
他們到了後山,開始個忙個的,到了日頭上來,他們也挖好了一大車土,陸秋把土都裝在背簍裡,一筐筐地往家裡背。
幾趟之後,她的衣服也濕透了,土終於全部背了過來,幾個孩子在一旁幫著打水過來,陸秋邊喝水邊打量家裡的院子,最後還是挑了靠近廚房的地方蓋。
“這東西在外麵不會被雨淋了嗎”
陸立春覺得現在這個季節,萬一還沒有建好就塌了,那就白忙半天了。
陸秋之前沒想到這個,猶豫了一下,便采納了陸立春的建議,決定建造一個棚子,搭在麵包窯上麵。
麵包窯的做法她是看視頻主播做的,之後因為興趣,特地去網上搜了做法,想在他們老家也建造一個。
尤其是用麵包窯烤出來的歐包,看起來格外有食欲。
可惜她那時候已經不怎麼在老家了,父母對麵包沒多大興趣,她也就把計劃擱擱置了。
沒想到,回到幾十年前的六十年代,竟然還有這樣的機會。
陸秋一邊和泥,一邊給他們講故事,幾個孩子在一旁縫乾草,難得的陽光下幾個人都曬的暖洋洋的,疲勞好像都消失了一般。
臭蛋閒不住,聽著陸秋家裡的動靜,鬨著也要過來,趙婆婆和芳芳都不讓他來,正在家裡發脾氣。
趙婆婆站在窗戶前,看了一會兒搖搖頭,耐心地解釋“你姨肯定忙著呢,你去了也不能幫忙。”
臭蛋噘嘴,“誰說我不能乾活,小冬能乾的,我也能乾啊”
趙婆婆被他磨的沒辦法,隻好帶著兩個小的過來,一來她就接過蓉蓉的活“你和花兒去一旁玩,我來給你們編。”
陸秋讓陸立春拿來板凳,遞給趙婆婆“家裡不忙嗎婆婆”
“不忙,現在能有什麼事,不過就是做個飯。”
趙婆婆手上活編的快,沒一會兒一張草席子就編好了。
“你這是要做啥我看你半天了,也不像個灶台啊,咋是個半圓形的”
“是個簡單的窯,能烤點東西吃。”
作者有話要說還有一章,零點的時候發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