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之前,薑美心交代他們道“送貨不光要收款,還要趁機把年貨的訂單拿下來,不然幾個月的時間,誰知道過年的訂單會被誰家搶走,你們可以讓點優惠,給負責人一點村裡的特產,雖然不能賄賂,但認個姑姑嬸子叔叔,晚輩帶點花生核桃土特產,不算違法。“
“明白了,美心姐放心。”
村裡人都很好奇,“吳二滿走了什麼狗屎運,村長挑他當業務員”
村長叫大家不要亂猜,“難道要他一直這麼遊手好閒下去嗎,隻要他能跑來業務,就是好漢。”
幾天之後,出去送貨的業務員趕在中秋前回來,老帶新,兩兩一組,每組都帶了尾款和新訂單,尤其是吳二滿,業績最好
村長特彆高興,在曬穀場表揚幾個業務員,“彆以為他們出去輕鬆,外頭不比家裡,低聲下氣求人辦事,不好受,這回來了,咱們一定要獎勵。”
一萬多斤的新訂單,瓜子廠效益已經追上磚窯廠了
村裡人當然高興,“那是,沒有他們出去跑,誰知道咱們廠的瓜子呀,計雙倍工分,我們沒意見。”
“二滿兄弟,這次可以呀,村長,我建議二滿家倒欠的帳,分幾年還,今年先叫他買些磚瓦,把家裡房子修一修,來年也好娶個媳婦。”
原來努力在鄉親們眼裡會被認可,吳二滿自豪感油然而生。
上一輪的貨款,和這一輪的定金,加起來不少了。
薑美心和村長商議道“村長,節前給鄉親們的貨款結一結,讓大家過個寬裕的中秋,您看呢”
當時說好年前有多少結多少,但現在集體賬目上有錢,村長也不願意拖欠。
“行,出個通知,明天開始在公社那邊給大夥結算”
齊雲公社這幾天太熱鬨了,十裡八鄉帶著白條過來銷賬,先結一半,剩下的等過年前一把結清。
“真的給錢了,我的天哪,我家今年自留地裡種的那些,賣了十塊錢,兩個娃明年的學雜費有了。”
現在雖然不給個體經濟,但自留地裡種點副業,農民就是挑到城裡零賣,一般不管,何況這是送到公社來兌換。
除了結算,還有老鄉送自留的生瓜子來,非要瓜子廠收下來,“一年到頭手裡不見一點錢,好容易集體有點進項,收了吧,換了錢,也給娃買半斤肉吃。”
鄉裡鄉親的,真的不好拒絕,村長問薑美心,“我估摸著再收也沒多少了,最多幾千斤的量。”
過年麼,誰家都有訪親走友的,瓜子花生少不了。
薑美心說“我看行,賣不掉,就給咱們村當年貨發了。”
中秋節,韓心欣說不回家過了,要留下來和知青戰友一起過,“我一走,他們肯定要傷感。”
“你去我家自留地裡看看,想吃什麼蔬菜自己挖。”
韓輕輕笑了,說不用。
“老鄉們太熱情了,送的青菜蘿卜,半個月都吃不掉,我們五個人湊錢湊票買了魚肉和豆腐,就是那天的糖醋鯉魚沒吃夠,美心姐,他們叫我來問問,你願意給我們做的話,我們送一條魚當報酬。”
老三老四咽口水說“娘,我也想吃。”
那道菜需要半鍋油,用剩下來的可以繼續炒菜,但即使這樣,不多做幾道,湊不出這麼多油來。
薑美心和老三老四說“去奶奶家問問,我們出魚、出調料,問她晚上要不要加一道菜,隻要出點油就行。”
油很金貴,徐老太看著咽口水的小孫子、孫女,一想到晚上聞著隔壁飄來的香味兒,他們又饞的什麼似的。
徐老太和秦老頭無語道“老大媳婦知道英華送了二斤油來,又想著糟蹋了。”
秦英華是徐老太嫁到外村的小閨女,娘家出力氣做工,幫她婆家換了幾百塊瓦,婆家弄了二斤油,叫她送回娘家。
秦老頭道“今年我們家三個人在廠裡拿滿工分,過節了,就讓孩子們吃點好的吧。”
徐老太均了半斤菜籽油出來,給老二老三說“不白要你娘的魚,拿去吧。”
中秋節,外嫁的閨女要回娘家送節禮,薑美心準備了兩份一樣的,紅糖、月餅、瓜子、雞蛋糕,給了一份給薑招娣。
“招娣,這是你第一年回娘家過節,給你爹娘也帶一份禮。”
爹和後娘沒分家,其實帶一份禮就可以,娘這份禮是給她的底氣,帶著東西回家,後娘臉色也好看些。
薑招娣心裡好暖和,“謝謝娘。”
今天學校放假,薑美心和薑招娣,還有四個兒子一起回娘家,半上午走的,到娘家吃了中飯就回來,然後在自己家裡過中秋。
才走到村口,村裡通往鄉裡的那條主路上,迎麵駛過來一輛軍用皮卡,看著駕駛位上穿著軍裝的駕駛員,老大和老三眼睛都紅了。
老四不解的問道“娘,大哥和三哥眼睛怎麼紅了”
薑美心說“他們想爹了。”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