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辦完了手續,紀小萱的勞務關係便掛在了後勤處。她跟其他服務員一樣,由後勤處代為管理。
李大姐握著那位女軍人的手,熱情地說道“蘇大姐,今後有什麼問題儘管提出來,我們一定會做好後勤工作的”說著,便扭過臉來跟紀小萱做了介紹。
“小紀同誌,這位是蘇大姐你跟著過去熟悉一下工作環境,去了以後要好好乾哦”
“是,首長我一定會努力的”紀小萱脆生生地應道。
那位蘇大姐瞅了瞅她,溫聲說道“呃,小紀同誌,以後不要首長首長的,喊我蘇阿姨就成”
“是,蘇阿姨”紀小萱立馬改了口,眼睛忽閃忽閃地帶著笑意。
蘇大姐忍不住笑了起來,這個小姑娘也太伶俐了吧跟建華一般大小,可比她懂事多了。她稍稍放了心,覺得這個挑剩下的也不錯嘛。
紀小萱見蘇大姐站起身來,便提著行李跟著她離開了接待室。一路上,蘇大姐在前麵走著,她低著頭在後麵跟著,顯得十分恭敬。
對蘇大姐,她頗有好感。
心說,如果她執意不肯要自己,是不是就被退回去了聞著蘇大姐身上有一股淡淡的來蘇水味道,便猜測她可能在醫院工作或許是一名醫生
正想著,就見一位提著菜籃子、穿著灰布褂子的中年婦女跟蘇大姐搭上了話。
“大妹子,這是上麵剛分配下來的服務員”話音裡帶著濃濃的土腔。
“是啊,這不小柳剛走,小紀就接上來了”蘇大姐站在路邊說了幾句,慢條斯理的頗有首長夫人的範兒。
而那位中年婦女則是一臉羨慕,說著客套話兒。紀小萱明白隻有到了一定級彆才能享有這種待遇。那蘇大姐家一定非同一般吧她丈夫定是一位高級將領吧
沿著林蔭大道,一路走著。
好半天了,還沒到地方。紀小萱心說,這個院子可真大啊不知住了多少軍屬如果不熟悉路線弄不好就迷路了。
她跟著蘇大姐拐了一個彎,又進了一所院子。
院門口有衛兵把守著,幾乎看不到什麼閒雜人員。院裡綠樹成蔭,一排排獨門獨戶的籬笆小院,一棟棟二層小樓悄然聳立著,樓前有的種著花草,有的栽著瓜果蔬菜,一股濃鬱的田園風光撲麵而來。
蘇大姐在九號樓前停了下來。她推開籬笆門,上了台階敲了敲房門。一個圓臉小戰士開了門,歡快地打著招呼“蘇阿姨,您回來了,飯菜已經打好了”
“嗯”蘇大姐點了點頭,指著紀小萱說道“小張,這是才來的服務員,你把行李接過去給她安排一下住處。吃了飯,再把日常工作跟她說一下”
“好咧,蘇阿姨,我這就去辦”
小張答應了一聲,就伸手接過包袱,示意紀小萱跟他走。蘇大姐站在樓梯口,衝著上麵大聲喊著“建華、建波,快下來吃飯了”
“媽,我這就下來了”一個女孩子尖著嗓子應道。
樓梯上一陣響動,接著傳來了一股飯菜的香味。
紀小萱被安置在了樓下,一個朝北的小房間裡。
屋子很乾淨,但麵積很小,隻能放下一張單人床和一張小桌子。她注意到屋裡裝了暖氣片,也就是說到了冬天有暖氣那整個冬季好過多了。
“小紀同誌,你先歇著,等那邊散了咱們就去吃飯”小張笑眯眯地說道。
“嗯”紀小萱點了點頭。
來到一個新地方,各種規矩是在所難免的。作為家庭小保姆,自然不好跟首長家屬們坐在一起吃飯。那樣不光人家不自在,她也覺得彆扭。
過了半個小時,樓下安靜了下來。
小張跑來喊紀小萱過去吃飯。她注意到飯廳很大,擺著一張大圓桌和幾把椅子。北麵還有一個小廚房,炊具一應俱全。她跟小張坐在案前吃著,這是從夥房打來的飯菜,有白麵饅頭、白菜熬豆腐,還有小半盆白米稀飯。
說起來,這吃得比老家要好得多,至少能見到細米白麵。紀小萱一邊咬著饅頭,一邊想著。見那邊桌上的菜碗裡剩了一點菜渣,心裡有所觸動。
原來蘇大姐一家跟她和小張吃得是一樣的。雖然是高乾家庭,可除了配有服務員之外在其他方麵並未搞特殊化。這個年代采取的是配給製,按照級彆待遇會有一定的副食補貼,可除了這些之外尚未出現後世的那種極端奢華和腐敗,整個社會風氣也非常樸實,更有群眾監督著乾部隊伍的一舉一動。
紀小萱吃了飯。未等小張吩咐就把飯桌收拾了一下。這是第一場家務勞動,她洗洗刷刷很快就完成了。
“小紀同誌,你過來,我把情況簡單介紹一下”
小張帶著紀小萱在樓下轉了一圈,有會客廳、書房、飯廳、廚房、衛生間,還有樓梯下的儲藏室和兩間客房。
“小紀同誌,樓上是臥室,趙參謀長一家就住在上麵。我是首長的通信員,今兒是過來幫忙的。你在這邊主要跟蘇阿姨招呼一下家裡的事,蘇阿姨在醫院工作,平時裡忙得很”
小張三言兩語做了安排,紀小萱應了一聲。
她的日常工作就是收拾家務,包括端茶倒水,洗洗刷刷,外加上打掃衛生,如果能下廚做飯就更好了。小張說,以前那個柳姐就會做飯,如果不是年齡大了蘇阿姨真不舍得讓她走。
紀小萱心說,炒菜做飯這個難不倒她。
要知道小萱是個心靈手巧的好姑娘,除了力氣小之外乾彆的都不在話下。況且,後世的她也跟著媽媽學了一手好廚藝,到了關鍵時刻露一手是沒有問題的。
忙乎了一通之後,紀小萱安頓了下來。
作為一名家庭小保姆,熟悉環境是很重要的。她從小張那裡了解到趙參謀長家一共五口人,兩個兒子,一個閨女。老大參軍入伍了,駐紮在軍營裡很少回來。老二是個閨女,跟她差不多大小,讀高一了。老三今年十三歲,讀初二了。
她想,如果不是家庭困難,她也讀高中了吧
一想到這個,心裡就有些黯然。同樣是十六歲,她開始掙錢養家了,而家庭條件好的姑娘卻可以繼續讀書,將來還可以參軍入伍或者報考大學。
紀小萱甩了甩頭,把這些不快都拋在了腦後。她提著水桶、拿著拖把把樓下打掃了一遍。在書房裡,見牆上掛著一幅全家福就湊到跟前瞧了瞧。
隻一眼,就愣住了。
那個站在蘇大姐身後,俊美朗目、意氣風發的年輕軍人不是彆人正是趙同誌。想不到他就是趙家的老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