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匆匆流逝
轉眼到了十月十五這天,距離衛靈兒大婚還有四日。
期間,衛靈兒忙得不可開交,但也笑得合不攏嘴。
回春堂掌櫃顧大夫送來了整整一萬兩的銀票。
六張藥方,短短半個月,就給衛靈兒掙了一萬塊,衛靈兒自然是開心地收下。
同時又順手寫了兩張更高級一些的藥方,針對一些老年人養身體以及應付突發情況的。
回春丹跟丹參保心丸。
顧大夫樂不可支,笑得滿臉褶子。
又是一番感謝之後,才離開。
西街——琉璃閣
琉璃閣已經開始裝修店鋪了,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就是師傅沒辦法製作圓弧形的玻璃。
這可把衛靈兒委實著急了一番,帶上茯苓,偷偷出府,來到西街的店鋪。
此刻,街道上人來人往,熱鬨非凡,隨處可見,都是戴著麵紗的姑娘。
衛靈兒戴著麵紗,帶著茯苓走到街上,倒是不引人注意。
一路來到最是熱鬨的中心位置,此時,琉璃閣的牌匾位置用紅布蓋著。
衛靈兒知道,此時並沒有牌匾在上麵。
這隻是表哥用來引起人們注意的手段。
表哥不愧是生意人!
走進店內,張原已經事先打過招呼,大家知道今日會有大掌櫃過來。
但當衛靈兒走進來時候,大家還是吃了一驚,雖然看不到容貌,但從身姿,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妙齡少女,真正的大掌櫃,想不到還是個丫頭,紛紛猜測,這是哪家的小姐閒來無事,開個店鋪來玩的。
衛靈兒實地考察了一番。
最終,迫不得已,修改了方案。
不用玻璃,直接就是在圓柱上麵開小口,做小麵積的玻璃蓋板,既美觀,安全性又好。
張原在旁邊聽著,暗暗佩服,表妹真是隨時都能創作出新意。
裝修師傅也是佩服不已,想不到這姑娘年歲不大,思想新穎,當真是個人才。
一改剛才的輕視,態度愈發恭敬。
隨後,裝修師傅又跟衛靈兒討論了幾個小問題,衛靈兒都一一給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最後,確定沒有其他問題了,衛靈兒才帶著茯苓離開。
既然出來了,自然要去一趟東街,看看天然居的裝修。
東街——天然居
相較於西街的熙熙攘攘,人聲鼎沸,東街顯得寧靜而舒適。
人們坐在茶樓,低聲交談,偶有幾聲歡聲笑語傳出,但都不會太過於打擾旁人。
置身其中,有種‘閒時煮茶落暑天,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感覺。
難怪文人雅士常說,在紛擾的塵世中,能將一顆心安放在茶中,便是滿心歡喜。
東街,不愧京城人士最受歡迎之地。
此時的‘天然居’,同樣是用紅布蓋著牌匾位置,看來,三弟弟也是想到了一樣的方式吸引人們的關注。
步入其中,隻見木工在按照圖紙打磨桌子。
看來,三弟弟是打算將原來的桌子改造了。
衛子岷正指揮著工人,把茶台移動到衛靈兒設計圖所示位置。
此刻背對著衛靈兒,所以沒有看到衛靈兒到來。
倒是一旁的木工,出聲道:“姑娘,茶樓還沒有開業,您要喝茶,可以先到隔壁去。”
“師傅,您忙,我就是過來看看的!”衛靈兒禮貌地朝師傅點點頭。
這時,衛子岷聽到了聲音,忙轉過身,走到衛靈兒身旁,一臉驚訝:“大姐姐怎麼出府了?”
“怎麼,不允許我過來看看?怕我看到你偷懶嗎?”衛靈兒心情愉悅,打趣道。
“大姐姐,冤枉啊,我怎麼會偷懶呢!”衛子岷嬉皮笑臉地說道。
“大姐姐,我看這些茶台都很好,就利用上了,您看一下,師傅弄得可符合您的心意?”
衛子岷領著主仆二人來到旁邊已經做好的一張茶台前。
很不錯,再上油脂,就完美了。
“三弟弟,師傅手藝很好,後期全部做好,再上一層油脂,將顏色變得更新穎一點就可以投入使用了。”衛靈兒很是滿意。
衛子岷又帶主仆二人參觀了一下其他地方的改造,衛靈兒發現,這個弟弟,真是一把手,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
有他在,自己都不需要操心了。
隨後,衛靈兒才帶著茯苓離開。
兩人又去南市轉了一圈,看了一下鋪子,茯苓用鑰匙打開鋪門,發現這裡原來是做酒樓的,不知道什麼原因被王爺拿到了地契。
酒樓很大,位置很好,門前人來人往的。
看著店內的灰塵,衛靈兒很是心疼,這就是明珠蒙塵啊!可惜,自己還沒有找到合適開酒樓的人選。
這麼大一家酒樓,真是太浪費了。衛靈兒又是一陣惋惜。
看了一眼裝修,還算可以,不是很死板。看得出前掌櫃也是個有新意的人。
接著,主仆二人來到北街,此時,正值晌午,北街倒顯得挺安靜的。
來到北街自己的鋪子前,看著上麵的牌匾都還在‘紅袖閣’,名字不錯。
茯苓拿出鑰匙,打開鋪門,走進去,一陣胭脂水粉香氣撲鼻而來。
看來,這裡之前是一家青樓。就是不知道,現在人都去哪了。看樣子,才停業不久的。
估計是地契給了自己,這邊才歇業的。
打量了一下裝修,倒不似想象中那般不堪。
看來,隻有等嫁入晉王府,才能讓這裡重新開業了。
晉王肯定知道這些人的去處,就算不知道,管家也會知道。
隨後,主仆二人把三層樓都走了一遍,大致了解了房間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