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叔過來稟報,迎親隊伍已經到了府門口等候了,衛老夫人才接過茯苓手中的紅蓋頭,要親手為衛靈兒蓋上。
頓時,眾人目光都被吸引了,居然是雙麵繡的紅蓋頭。
老夫人把龍鳳呈祥的一麵展示在了眾人的視線中,圖案精美,色彩鮮豔,龍鳳交織呈祥,仿佛要躍然紙上。
眾人看得入迷,驚歎不已。
老夫人隨後輕巧地翻轉蓋頭,露出了另一麵,是一對鴛鴦戲水的圖案。
鴛鴦栩栩如生,水波蕩漾,似乎可以聽到歡快的鳥鳴和潺潺流水的聲音。眾人不禁感歎這雙麵繡品的精湛工藝和神奇之處,仿佛真的進入了畫中世界。
最後,老夫人選擇把龍鳳呈祥這麵朝上,輕輕將紅蓋頭給衛靈兒蓋上。
此時,晉王蕭北恒也在小斯帶領下來到正堂,陳嬤嬤立即將一段紅綢的一端放在衛靈兒手中,一端放在晉王手中。
蓋了紅蓋頭的衛靈兒看不到眾人的表情,也看不到此刻的晉王,她隻能看到晉王身上金絲刺繡的婚服,與自己的嫁衣相得益彰,仿佛在默默傳遞著深深的愛意。
拉著紅綢,似是心意相通一般,兩人默契地拜彆國公府眾人。
蕭北恒在眾人的注目下,拉著衛靈兒出了國公府。
茯苓跟連翹連忙跟上,他們是衛靈兒的貼身丫鬟,現在更是陪嫁丫鬟。
國公府門前,眾人看到晉王拉著新娘子出來了,更是歡呼一片,似是為他們祝福一般。
新郎一襲大紅喜袍,黑發束起,頭戴喜冠,整個人豐神俊朗中又透著與生俱來的高貴,嘴角噙著一抹笑,讓人感覺到平易近人。
新娘同樣是一襲紅色嫁衣,頭上龍鳳呈祥的蓋頭雖遮住了那張美豔動人的臉,但隻一個身影卻也曼妙無比,傾國傾城。
兩人站在一起,帶給眾人的視覺衝擊是無比般配,仿佛天造地設地一對璧人。
衛庭山在二人走出府門後,接過李叔手中的水盆,潑了一地的水,寓意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花轎火紅奪目,彩綢裝點轎門,兩側大紅的喜字顯目地貼著。轎頂裝飾著金絲紅綾,閃閃發光,宛如一顆明珠。整個花轎宛若行走的仙境,絢麗奪目,傳達著幸福和喜慶。
蕭北恒親自送衛靈兒坐進花轎,才翻身上馬,迎親隊伍往晉王府方向回去。
一路上,鑼鼓聲震耳欲聾,人們歡呼祝福,將祝願送到晉王和衛靈兒的耳畔。
數十裡的紅妝,馬車連成一片,整齊有序地穿梭在街頭巷尾,如一場盛大的遊行慶典,將幸福的氛圍傳遍了整個京城。
晉王府
就在晉王出去迎接新娘子的同時,太後跟聖上悄悄來到了晉王府,事先晉王並不知情,整個王府頓時更加忙碌,生怕怠慢了他們。
太後娘娘,舉止優雅,風姿綽約,容光煥發,散發著一股威嚴和仁愛的氣質。她雖然年過四旬,卻依然保持著年輕的容顏和優雅的舉止,是宮中的風華絕代之美人。
她的容顏絕美,膚如白玉,眉似新月,目含星輝。一頭烏黑的長發垂至腰間,如瀑布一般飄逸。
身著一襲緋紅錦袍,袍身上繡著金線,繪有繁複的鳳凰和龍紋,熠熠生輝。她的頸項上佩戴著一串明珠,晶瑩剔透,如夜空中閃爍的繁星。
她的手腕上鑲嵌著一對黃金手鐲,光彩奪目。
她並不是晉王的親娘,但從小將晉王養在膝下,早已視如己出,晉王待她如親母,兩人母子之情深厚。
惠嬤嬤見到太後,更是熱淚盈眶,她都許久沒有看到自己的主子了。
主仆二人湊在一起,分享著各自的日常。
很快,迎親隊伍就回到了晉王府,朱管家一看到王爺回來,立即迎上去,將太後跟聖上到來的事稟告給晉王。
晉王聽完臉色微微一變,很快就恢複正常,早就該猜到母後不會那麼聽話等著自己大婚後才去朝拜的,皇兄怎麼也能陪著母後胡鬨呢。
蕭北恒接過林風遞過來的弓箭,搭弓射箭,刷刷刷,朝轎門射了三箭。
轎子裡坐著的衛靈兒感到三下震動,晉王好渾厚的內力。
踢了三下轎門,親自領著衛靈兒出轎,走在鋪著紅地毯的平地上。
跨火盆寓意婚後生活紅紅火火。
跨馬鞍寓意婚後生活平平安安。
一路來到正堂,此時,太後跟聖上已經端坐在主位,兩人臉上滿是笑容。
晉王看到二人,正準備行禮,就看到太後微抬起手,示意不用行禮。
一直被晉王拉著的衛靈兒,也感受到了晉王的動作,雖然沒有看到前麵坐著的人,但她猜測到了是誰。上一世,太後就非常護著晉王。
朱管家得到太後的首肯,待一對新人站好後,才開始對拜禮。
“一拜天地”,二人轉身,對著天空緩緩一拜。
“二拜高堂”,二人繼續轉身,對著正堂上的太後跟皇上緩緩一拜。
“夫妻對拜”,兩人轉身相對,完成對拜儀式。
”送入洞房,禮成!”
隨著朱管家禮成二字出口,正堂上一陣喝彩聲。
衛靈兒才在茯苓跟連翹的攙扶下,在丫鬟的帶領下,走向婚房。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