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鄉長,你有沒有想過,人家大導憑什麼花錢選咱們鄉?彆說全國了,就是咱們江北省,也有比咱們這更合適的地方。”王易忍不住開口了,有些時候一個豬隊友真的比十個敵人還難對付。
關鍵這個豬隊友級彆比王易高,在鄉裡的話語權比王易重。
“這就要看你的能力了,接下來你儘可能的爭取讓大導選擇咱們雲棲鄉。”沈流書在王易麵前擺出了官架子,竟然直接給王易下了任務。
“我沒這個能力,鄉長你是高材生,要文筆有文筆,要口才有口才,這事隻怕還得你親自出麵。”王易實在忍不住了,直接就給沈流書懟了回去。
一瞬間整個會議室氣氛凝重起來,都沒想到王易平時最懂進退的人,也被沈流書逼的發火了。
“王易,你這是什麼態度?”沈流書立刻大發官威,一拍桌子指著王易嗬斥道。
王易確實受不了沈流書了,他這個時候也在氣頭上,心一橫就要準備和沈流書撕破臉皮。
不過此時黎國富忽然大聲喊道:“乾什麼?這裡是鄉黨委會,一個是鄉長,一個是年輕乾部,拍桌子是想乾嘛?要打架不成?要吵要大去街上,彆在這給我丟人。”
黎國富看似是兩人一起說,但誰都聽得出來,他還是偏袒王易的。
沈流書也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態,雖說這事鬨大,王易以下犯上問題更嚴重,可他身為鄉長和下屬乾部發生衝突,對他的影響也不好。
“散會。”黎國富丟下一句話就起身離開了。
王易也稍微冷靜,也意識到自己衝動了,剛才的表現說明自己還是不夠成熟。
離開會議室,王易回到辦公室,不久後就被黎國富叫去了辦公室。
“小王啊,你今天衝動了,作為一個乾部,不管心裡有多委屈,有多大的火,都不該當眾表現出來,尤其是對方還是你的上級。這件事屬於理念不同,隻能用其它的方式解決,你能明白嗎?”黎國富沒有批評王易,而是語重心長的點撥。
王易也沒想到黎國富會對自己說這些話,這番話在官場中已經算是推心置腹了。
“書記教育的是,我已經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了,以後絕不再犯。”王易立馬表態,這次的事情對他來說也算成長。
黎國富滿意的點了點,而後繼續說道,不過聲音小了許多:“小王啊,雲棲鄉是你工作開始的地方,老書記走的時候特意交代,要保護好你,說你是咱們雲棲鄉未來的希望,咱們這地方可是從來沒走出過什麼高級乾部。沈鄉長是單純來鍍金的,他的心和咱們不在一起,你如果有什麼想法就隻管說,我和老書記都會支持你。”
王易聽得心中微微一驚,同時也有些感到,黎國富這算是和王易交心了,而這番話也算很露骨了,意思也非常明白。
雲棲鄉這地方從來沒出過像樣的乾部,了不起就是退休前解決副處待遇,因此雲棲鄉的本土勢力,一直迫切的想要推出一個從雲棲鄉走出的高級乾部。
但是這種事不是想就能成的,直到王易的出現,讓馮援朝和黎國富看到了希望。
他們兩個都是明白人,王易將來的級彆肯定會比他們高很多,而雲棲鄉是王易工作開始的地方,他的身上就天然的打上了雲棲鄉的烙印,這和沈流書之輩單純來鍍金是有本質不同的。
“既然書記都這樣說了,那我也就直說,沈流書不能繼續留在鄉裡,他隻會阻礙咱們鄉的發展,我會想辦法並動用關係讓他儘快離開。”王易也不打算裝了,他沒時間和沈流書浪費,而黎國富現在看來是可以信任的,加上對方是鄉一把手,很多地方還需要他出麵。
“需要我和老書記做什麼你就開口,雖然我們沒能力直接讓他走,但在一些地方還是能說上話的。”黎國富再次說道,他和馮援朝最多也就在縣裡某些領導麵前能說上話,但能表這樣的態也已經很難得了。
王易離開黎國富的辦公室,一下午都在想如何弄走沈流書,自大導一行走後,王易也沒有及時的聯係對方。
下班之後,王易和虞婉在宿舍吃飯,虞婉就主動問起了王易這件事。
“現在主要的障礙成了沈流書,所以我要把他弄走。”王易說的很堅定,這次是徹底撕破臉皮,也沒什麼好退縮的了。
虞婉以為事情又回到了原點,當即就表示:“我這就給鄭伯伯打電話。”
沈流書剛來時虞婉就動過這個念頭,隻要鄭建國出麵,弄走一個沈流書簡直不費吹灰之力。
不過王易卻說道:“彆,這種事直接找鄭書記不妥,隨後我去寫篇文章,先讓我父親用關係把這文章發出去。你倒是可以不經意的向鄭書記提起這篇文章,隻要讓他看到就行了。”
“什麼文章啊?能有這效果?”虞婉立刻好奇起來,她倒是沒想明白王易的思路。
王易故意賣了關子說道:‘等會你看了就明白了。’
等到兩人吃完飯後,王易就開始寫構思好的文章,而虞婉就坐在一旁。
雖然已經是現代,不用筆墨紙硯,但眼前這一幕,也有些紅袖添香的味道了。
很快王易的文章就寫好了,不是特彆長的文章,通篇也就三千多字。
虞婉全程關注,當這篇文章寫到一半,她就明白王易的意圖了。
而這篇文章的題目叫《招商困局,基層政府的管理與服務失位》
文章講的是當前招商引資中地方政府經常出現的問題,王易在文中引申出了政府的兩個職能,一個是人所共知的管理,另一個就是經常被忽略的服務。
政府不僅是管理者,也是服務者,而基層政府往往就是忽略了後者,所有問題都以管理者姿態處理,造成了許多的問題。
整篇文章王易隻字未提雲棲鄉遇到的事,但他知道隻要這篇文章一發表,再讓王祁連運作一下,輿論一發酵,沈流書向劇組要好處的事就會成為典型。
“爸,我有一篇文章,明天就給你送去,你一定要想辦法幫我發表出去,刊物級彆越高越顯眼越好。另外還有一件事,你要配合著散播一下。”寫完文章後,王易立刻給王祁連打了電話,這個時候又必須呼叫爸爸了。
一篇文章,一個傳言,這就是王易布局的開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