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剛從蕭元山那裡回來,就接到一個通知,他被選入下一期的中樞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了。
為期十天的黨校學習,王易要吃住都在京城黨校。
隨即他對自己離開後的工作做了些安排,其實現在鬆河縣已經非常平順了,彆說王易離開十天,就是離開一個月也不會有問題。
“恭喜啊王書記,你該不會今年就升副廳吧?那不成改革開放後最年輕的副廳了?”薑姍姍在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打來電話祝賀王易,還順便調侃了一句。
薑姍姍之所以會說是改革開放後,因為在這之前,彆說是三十歲左右的副廳了,就是三十多歲的省委書記都有,在建國初期和特殊時期,年齡和職務行政級彆並沒有必然聯係。
“哪能啊,就算升了,也不是最年輕的,有些隻是你不知道而已。”王易回了一句,他以前也以為這個時期三十歲前成為副廳有些驚世駭俗,但是在知道田蓉蓉的情況後,就覺得也沒什麼。
田蓉蓉也不是個例,隻是因為這些情況一般人不知道罷了。
薑姍姍一時語塞,她清楚王易已經能接觸很多高層的東西,既然這麼說了那肯定是事實,再一看自己這個四十歲前升的副廳,好像都成落後份子了。
王易已經滿了二十八周歲,對外說的是29歲,對於年齡偏大的乾部一般會將年齡往小了說,甚至還有通過公安係統改年齡的,不過也有像王易這種年紀太小,為了讓人覺得穩重成熟,故意往大了說的。
七月底王易踏上了前往京城的飛機,當天下午就去了黨校報到,很快也認識了幾個同時報到的。
這裡自然來的都是各地的縣委書記,大多數都是四十來歲的,王易毫無疑問是這一期,乃至這幾年中最年輕的。
雖然隻是為期十天的研修班,但一切流程也一點不少。
當天晚上全體到校學員就做了自我介紹,也認識了這幾天的老師。
並且選舉出了臨時黨支部,這也是每一期每個班都必須有的,因為規定就是這樣。
王易他們這次的研習班是個小規模班,總人數42人,據說是挑選的最有潛力,也是這兩年的明星縣委書記。
確實其中好幾個名字王易都耳熟能詳,也是十幾年後身居高位的人物。
當然最出名的其實就是王易自己,尤其是他的年紀,在班裡被看做是最有前途的。
因此這些縣委書記對他也都非常客氣,或多或少都有結交的意思,而在選舉中王易還被選為了支部副書記。
臨時支部書記是一位年長的縣委書記,為人老成持重,上半年因為在處置一場突發自然災害時表現突出,也是全國聞名的人物。
其實整個學習的過程沒什麼好贅述的,主要就是理論學習和分組討論,最後重點是要寫一篇畢業總結。
這個總結沒有論文那麼嚴謹,主要是反映學習的心得和執政理念,對這個總結大家都是很重視的,因為黨校領導每一期都會選幾篇優秀總結,最終會出現在最高級彆的內參上。
也就是說這些縣委書記的執政理念,是有可能被最高領導核心看到的。
不知不覺中王易就已經完成了七天的學習,雖然時間不長,確實也讓王易在理論方麵有了長足的進步。
接下來的幾天課程就沒那麼緊了,給了他們這些學員更多的自由發揮時間,一來可以出去轉轉,二來也有時間寫學習心得。
這天下午,王易相鄰幾個寢室的縣委書記們相約,晚上一起聚個餐,這個提議自然一拍即合,其他幾個小組也都差不多有這樣的聚會。
不過人數都控製在六到八人,因為太少了會給人感覺搞小集團,太多了又過於招搖,而且最後一天黨校也會組織所有學員聚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