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匠員與匠童_我靠編草鞋上岸成為大匠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章 匠員與匠童(2 / 2)

姊弟倆手拉手離開,簡牘是傳家之寶,肯定要交給大父母保管的。

賈嫗這才平複了激動,稀罕的摸著被打磨的十分光滑的木片。

“彆摸字兒”王翁提醒。

“知道”賈嫗的手指避開墨跡,端著放到鼻前聞聞“有點兒臭。”

“彆胡咧咧那叫墨香”他將兩副木牘重新綁好,卻不知道該收置在哪兒。“以後花銷大嘍,得給虎頭打個書案。”話是愁的,但嘴角都笑到耳朵根了。

“給我”賈嫗橫了夫君一眼,她知道放哪。打開床頭衣箱,右下角放著個竹盒,裡頭有好幾樣寶貝呢。把木牘跟竹盒並排放,再蓋上衣裳。

院門響,是王葛去挑水了。

賈嫗坐回去,犯愁道“阿葛是能乾,可再過兩三年就能相看了,到時大郎怎麼辦虎頭又小,唉。”

“你擱外打聽打聽,最好還是給大郎續弦,不然阿葛隻能嫁在村裡。”

以孫女的人品,嫁在本村確實委屈賈舍村太偏,凡是人品出眾的女娘,都想著嫁到縣裡,哪怕鄉鎮也可。

若有女娘嫁進賈舍村,那肯定是從更窮的地方來的,比如三房新婦姚氏,就是從最窮的沙屯嫁過來的。

賈嫗問“夫君,你說張菜那小郎咋樣”

“不行。”

“要真嫁在本村,張戶不是挺好的他家兒郎多,還有兩頭壯牛,開荒種地,沒有比得上他家的”

“他家房還少哩幾個兒郎擠一個屋”降降嗓門兒,王翁解釋“正因為他家兒郎多,所以不行。娘家壯,女娘嫁出去才有底氣姑舅家壯,到時阿葛受了氣,咱怎麼給她討理打都打不過”

“嘖”賈嫗瞪夫君一眼,“哪有你這樣的,還沒咋著呢,就想著打打打”

隔日清晨,王翁和本村幾戶人一起乘牛車去鄉鎮。不運貨的,給出牛的人家二升米;如王翁這樣的運糧者,得給五升至一鬥。

這叫“腳力錢”,是往返的,回來不搭車也不退。這就是王葛沒有請求跟去鄉鎮的原因。

王翁去時興衝衝,回來長籲短歎“要是早知道些日子就好了。”

原來,他到鄉上一打聽,還真有匠人考級這回事兒,減免的稅和役,相當於朝廷給匠人的俸祿。級彆中,最低為“匠童”,五月初七就是考試時間一年隻考一次。

賈嫗高興道“這不挺好麼還有倆月時間準備哩。”

“唉,阿葛要報考的手藝,三天後就統計報考名額,倒是不用交錢,隻交手藝,手藝過關後先成為匠員,到了五月,才有資格去縣裡考匠童。”

王葛肯定不死心,問“大父,咋個交手藝法”

“我老嘍,頭回聽到還有這樣新奇的考法,叫作計花鼓。”

不多時,王葛回屋,把木床下的筐拉出來,這裡麵全是從前揀的石頭。心情不好時,她就挑石頭排解煩悶。

她給張季鷹的“鹿石”,並非在河灘現揀的,是一直隨身揣著的。賈舍村時有富貴子弟來遊曆,萬一能投其所好呢她先後用奇石換來過漆質耳杯、麈尾扇、石質簸箕硯,這些都是平民百姓難得一見的貴重物,包括前兩天換來的木牘當然都交給大父母保管了。

前世今生,她都知道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她一邊篩選石子,一邊回想大父帶回來的消息。

------題外話------

姑舅家指公婆家。晉時親屬稱謂大多沿承漢製,婦稱夫之父為舅;稱夫之母為姑。姑舅在,則稱君姑、君舅;去世後稱先姑、先舅。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三國:從樵夫到季漢上將軍 幼崽擺攤賣香火飯,成警局團寵 九零香江:在凶案現場和冥君貼貼 穿成女配挺孕肚,共感大佬被嬌寵 人類質量排行榜 四時鮮 睡了全球首富,他居然是初哥! 對不起,我是原魔,玩原神玩的 大小姐重生選夫,小小硬漢拿捏拿捏 胎穿古代逃荒,很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