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氏眼中劃過一絲笑意,語重心長道“小九,三嬸還是方才的話,你這輩子總要嫁人吧
出嫁之後你的嫁妝便可以隨意支配,家中長輩也就管不著你了,對吧
還有,你若是一直不願意出嫁,便一直會有人在你耳邊念叨擇婿的事情。
七大姑八大姨,不分時間不分場合,她們能把你的耳朵都念出繭子,把你逼得過不下去,你信不信”
蕭姵當然信了。
沒吃過豬肉,難道還沒有見過豬跑
京中到了年紀沒有出嫁的貴女也不是一兩個,她們那日子真是不好過。
聶氏抓緊時機道“桓家遠在天水郡,又與咱們蕭家一般都是武將出身。
你同桓二公子誌趣相投,他肯定不會反對你訓練騎兵,也不會反對你上戰場。
小九,可不要怪三嬸沒有提醒你,若是嫁給彆人,你那三千騎兵恐怕連個歇腳的地方都找不到,更遑論訓練
女孩子成婚後麻煩事兒多著呢,你最好想想清楚。”
蕭姵低著腦袋想了好一陣。
明知三嬸“動機不純”,她卻不得不承認自己真的心動了。
天水郡離京城那麼遠,根本沒有人能管得了她。
在雁門郡對付北戎人與在天水郡對抗流雲人,都是為大魏守土固疆,都是保護大魏百姓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彆。
權衡利弊之後,她迅速做出了決斷。
待會兒她就去找桓二哥。
隻要他不反對,她立刻就去請姐夫賜婚。
萬一他不願意
蕭姵咬咬牙。
為了這輩子過得舒坦,她就自私一回,先嫁去桓家再說。
至於以後的事情,桓二哥那麼聰明,總會想出解決的辦法。
再說他是男子,難不成還吃虧了
聶氏猜不出她具體在想什麼,但一看就知道她被說動了。
她當然不是非得逼著小九嫁給桓鬱,而是真覺得那男孩子不錯。
至少小五就不止一次同她說過,天底下再也沒有人比桓鬱更適合做小九的夫婿。
兒子是什麼樣的人,做母親的人最清楚。
大魏有數不清的少年郎,能讓小五看得上眼的不多,能讓他引為知己的更是鳳毛麟角。
而能讓他選中做妹婿的人,唯有桓鬱一個。
“小九啊,三嬸同你說的這些話都是肺腑之言,但大主意還得你自己拿。
桓二公子的生母早逝,能成長為如今這般優秀出眾,不知吃過多少苦,受過多少委屈。
你方才也說了,你們是好朋友好兄弟,能幫他的時候一定要幫,畢竟他是我們蕭家的大恩人。”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聶氏覺得自己真是儘力了。
小九是個知恩圖報急公好義的孩子,一旦真的嫁給桓鬱,必然會儘力幫扶他。
兩個孩子相處一直都很融洽,再一起經曆一些事情,一定能培養出很深的感情。
身為過來人,聶氏太知道夫妻之間兩情相悅的美好。
她希望身邊的孩子們都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