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炫笑道“我在想小貝,也不知他現下見到貝叔叔和藏鋒哥了麼。”
蕭老國公哼了一聲“河東郡距離雁門郡比京城更近,離鴻那小子的馬又快,早幾日就回到家裡了。
小九身上的兩件大事,貝家父子定然不會缺席,老夫估摸著他們這一兩日也該到京城了。
你小子越大越不老實,有什麼話也不對老夫說了。
看來老夫也該給你說門親事,娶了媳婦兒說不定能好一點。”
蕭炫哪裡還敢接話,訕笑著岔開了話題。
不多時石柯就回來了,身後還跟著蕭思謙的心腹蕭忠。
“小的給老國公請安。”蕭忠行了個大禮。
蕭炫掀開車簾子,將老國公扶下馬車。
蕭忠見他也在,忙又道“小五爺安好。”
老國公打量了蕭忠一番,溫聲道“十幾年不見,阿忠竟也有白發了。”
蕭忠是定國公府的家生子,也是老國公看著長大的。
見老主子皺紋堆疊鬢染白霜,心裡說不出的酸楚。
“老國公快快請進,小的已經派人去給國公爺和夫人送信了。”
蕭老國公微微頷首,帶著蕭炫和石柯走進了田莊大門。
蕭忠在前麵引路,悄悄用袖子抹了抹眼淚。
老國公心裡果真還是惦記著國公爺的。
否則他怎會一抵達京城就來了田莊,甚至連府裡都沒有回。
但他老人家身邊隻帶了小五爺和石柯,甚至連護衛都沒有一個,分明就是不想把動靜鬨大。
說白了就是不願意讓人知道他還惦記著長子。
唉,好好的一家人何至於鬨到如今這般田地,弄得他們這些下人也跟著遭罪。
田莊不大,一行人很快就走到了正房外。
剛停下腳步,就見蕭思謙帶著辛氏和蕭嬋迎了出來。
蕭思謙淚流滿麵,雙腿一彎重重跪在了蕭老國公麵前。
“父親,不孝兒子給您磕頭了。”
落後一步的辛氏和蕭嬋也跟著跪下“兒媳(孫女)參見父親(祖父)。”
蕭老國公的目光從夫妻二人身上劃過,最終停在了蕭嬋身上。
這是他最小的孫女,也是唯一一個他從來沒有見過的孫輩。
模樣與她生母頗為相似,但眼神卻要清澈許多,比他想象的略微強了那麼一點。
當然,蕭老國公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他並不知曉之前發生的事情。
蕭姵那一晚的話蕭嬋是真的聽進去了。
雖然時日還短,效果卻十分明顯。
如今的她心中依舊存有不平,卻不似從前那樣對辛氏的話言聽計從。
至少她想明白了一點,她這輩子如果還想有個不錯的前程,就必須得離辛家遠一點。
父親縱然已經失勢,卻依舊是大魏的國丈。
他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呼風喚雨,為她尋一樁說得過去的親事卻還是能做到的。
所以最近幾個月她與父親格外親近,加之蕭思謙也樂於教導她,讓她看起來比從前像樣多了。
蕭老國公抬了抬手“都起來吧,有話進屋裡說。”
。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