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氏卻不以為然道:“女孩子家以賢淑貞靜為主,總想著舞刀弄槍的做甚?”
白柔兒不敢違逆她的意思,笑著應了聲是。
正說話間,下人來報許家、喬家、姚家的貴客都到了。
許氏笑著吩咐兩個兒媳和孫媳:“你們三個出去迎一迎。”
姚氏喬氏和小許氏福了福身,一起走出了榮熙堂。
桓惜卻握了握拳。
她是回娘家,早些來也無可厚非。
這三家人究竟在忙些什麼?
她這裡還沒有說到正題,他們來了還怎麼開口?!
許氏懶得理她,自與三個孫女說笑。
大約一炷香的工夫,姚氏等人把客人們都帶到了榮熙堂。
剛坐下沒多久,老郡公也帶著兒孫們到了。
桓鬱看著滿滿一屋子的人,暗暗撇撇嘴。
自己那日的想法一點沒錯,桓家的人其實也挺多的。
隻可惜這些人並不似蕭家人那樣好相處,甚至可以說是人人都各懷鬼胎。
祖父的本意是大家在一起熱鬨一番,結果如何卻真不好說。
許家來的人最少,除了許氏的兄嫂之外,就是小許氏的父母,年輕一輩一個都沒有來。
姚家來的最多,除了年紀太大和年紀太小的,幾乎闔府的人都到了。
喬家老一輩的一個都沒有到,隻有喬氏的長兄喬文紀以及他的妻子王氏,以及他們二人的幾個子女。
桓郡公對喬氏雖沒有太深的感情,但對喬家的人一直都很照顧。
喬文紀雖沒有做官,但喬家在桓郡公的照拂下,比從前更加富足。
隻可惜他的兒女們皆不喜歡讀書,一個個長得倒是不錯,就是資質平庸,都沒有什麼出息。
喬氏同大嫂王氏相處得不錯,兩人湊在一起聊了起來。
王氏偷眼看了看桓際,暗暗歎了口氣。
小姑子嫁得好,他們一家的境遇也比從前好了許多。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如今她的一雙兒女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自然也想攀個高枝。
鬱哥兒是老郡公和郡公最看重的孫子,他們自是不敢奢想。
但際哥兒那孩子是夫君的親外甥,若是能親上加親,他們一家的富貴也就有了保障。
隻可惜妹妹一直不肯鬆口,如今又定下了京城的高門貴女做兒媳。
眼看著這上佳的親事做不成了,她隻能另辟蹊徑。
桓瓊是郡公府唯一的姑娘,可她眼睛長在頭頂上,肯定看不上喬家。
向淑雅則不同,一個小小的養女,配她的兒子正好合適。
或許是王氏的眼神太過露骨,或許是向淑雅太過敏感。
她很快就覺察出對方的眼神有些不對,雞皮疙瘩都冒了出來。
“三哥……”她扯了扯桓際的衣袖。
桓際正與喬家大公子說話,偏過頭道:“淑雅怎麼了?”
向淑雅衝喬氏努了努嘴。
桓際一時間沒反應過來,好奇道:“怎麼了?”
向淑雅咬了咬唇瓣:“無事。”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