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把她的一切都安排妥當,父親是不是就要離開了
勤勤往她手裡塞了一條絲帕“姑娘彆哭啊,蕭老國公不僅僅是蕭家小五爺的祖父,也是弋陽郡主的祖父。
就算您與蕭家小五爺沒有那個緣分,與郡主的祖父認識一下也挺好的。”
淳於城主揉了揉女兒的發頂“都是大姑娘了,怎的還哭鼻子啊咱們隻有兩日的時間做準備,必須抓緊了。”
淳於伊吸了吸鼻子,哽咽道“那您和勤勤幫我看看哪裡做得不夠好”
經過兩日的練習,喬裝之後的淳於伊已經完全像一名出身平民之家的少年。
同樣經過仔細的裝扮,淳於城主也沒有了那份過人的風采。
雪白的須發變作花白,一身藏藍的粗布長袍,看起來就是個行走江湖的老郎中。
魏軍大營位於郡府郊外十幾裡,父女二人天不亮就起了床,一早就趕到了募兵處。
軍醫與軍械處的工匠雖也算軍籍,但要求與普通士兵完全不同。
普通士兵有年齡和身體條件的限製,因此參與招募的時候必須驗身。
軍醫和工匠則沒有這方麵的要求,看重的是醫術和手藝。
淳於城主把戶籍文書交給淳於伊,二人分彆去往不同的營帳。
雁門郡駐紮著幾十萬魏軍,每日兵器的損耗都是個不小的數目。
而手藝好的工匠往往都選擇自己開鐵匠鋪,或者直接去往京城的軍器監任職。
因此軍械處常年缺人,更缺乏手藝精湛的工匠。
淳於伊隨引路的士兵走進軍械處的營帳,隻見書案後麵端坐著一名年約四十的官員,另有兩名二十出頭的戎裝男子站在他的身側。
那引路的士兵對她介紹道“這位是軍械處的武參軍。”
淳於伊忙抱拳施禮“小人見過參軍大人。”
武參軍在軍械處任職已有二十年,見慣了五大三粗的工匠,似她這般斯文秀氣的少年還真是沒見過。
他仔細打量了淳於伊一番,淡淡道“你確定自己沒有走錯地方麼”
淳於伊道“小人家中世代都以打鐵為生。雖然小人生得單弱些,氣力也不算很大,但手藝絕對不輸給營中最好的工匠。”
武參軍對身邊那兩人笑道“喲嗬,這小子年紀不大口氣不小嘛”
淳於伊道“參軍大人若是不信,可以隨意出題考校。”
武參軍對手藝人的脾性非常了解,他們可不似讀書人那般誇誇其談,也不似軍中的兵油子喜歡吹牛說大話。
一般而言他們說自己能行,那就是真的行。
況且這小子一看就是那種性格單純的人,應該不至於誇大其詞。
“先把你的戶籍文書呈上來瞧瞧。”
“是,大人。”淳於伊取出戶籍文書交給那名引路的士兵。
武參軍打開文書看了一眼。
丁小木,弋陽郡茉花村人氏,年十七
“丁小木,你的祖籍是弋陽郡”他問道。
“是,小人祖輩皆居住於弋陽郡茉花村。”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