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姍挽著她的手,兩人一起走進了正房。
“三嬸,我帶伊兒妹妹來給您請安了。”蕭姍福了福身,笑吟吟地走到了聶氏身邊。
淳於伊端端正正行了個禮“小女見過三夫人。”
聶氏本就對她心存憐惜之意,此刻見她如此秀美超逸溫柔乖巧,越發喜歡。
“好孩子快過來坐。”她笑著對淳於伊招了招手。
淳於伊緩步走到她身邊,與蕭姍一起坐下。
聶氏親切地詢問她的年紀以及閨名,淳於伊一一作答。
“伊兒,你和小九是好姐妹,與阿姍也如此投契,暫時就隨她們叫我一聲三嬸。”
“是,三嬸。”
“真是個乖巧的好孩子。”聶氏抬起手,輕柔地替她理了理額頭的碎發。
一旁的眾芳見此情形,捧著一隻小匣子走了過來。
聶氏取過小匣子輕輕打開“這是三嬸年少時長輩所賜的一把玉鎖,據說是前朝一位手藝十分高超的工匠打造。
我自幼隻喜歡讀書,對這些東西一竅不通,這麼多年也沒能尋到竅門將它打開。
伊兒冰雪聰明又是家學淵源,三嬸就把這玉鎖送給你。”
這個禮物算是送到了淳於伊的心坎上。
相比於打造兵器,她對這些做工精巧、而且還蘊含機關術的小玩意兒興趣更濃。
“多謝三嬸,我自小便喜歡研究機關術,這個禮物我非常喜歡。”
聶氏笑著將小匣子放到了淳於伊的手上“昨晚我聽你三姐說你還有這麼大的本事,這才發現自己沒有選錯禮物,想來也是緣分使然。”
淳於伊輕輕合上蓋子,這才道“三嬸,魏京離雁門郡那麼遠,您一一路行來很累吧”
聶氏歎了口氣“原本我想著隻要加緊趕路,就能同你們一起過中秋,沒想到小五卻出征了。
不過這也沒什麼,今年能和你們祖父還有阿姍一家,尤其是城主和伊兒一起共度佳節,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淳於伊心裡有些替她難過,但又覺得這樣的感受十分新鮮。
她自小就沒有離開過弱水城,又不能見外人,每年中秋都是和父親一起賞月,聽他回憶從前和母親在一起的日子。
二娘和小弟也不能見她,便隻能回栗府和娘家人一起過節。
為此二娘頗多怨言,與父親還鬨過幾次彆扭。
所以她每年都過中秋,卻從來不知一家團圓是什麼滋味。
今年她離開了自己的家鄉,身在幾千裡之外的異鄉,卻能與這麼多的親朋好友一起共度佳節,這樣的感受真是挺神奇的。
隻可惜蕭炫不在,的確是非常遺憾。
此時的他不知到了什麼地方,是不是已經和北戎人交上手了
“伊兒,弱水城的風俗和大魏應該差不多吧”蕭姍的問話打斷了她的思緒。
淳於伊忙笑道“雖然不是完全一樣,但年節的風俗習慣都差不多。”
蕭姍笑道“待會兒用過午飯,我讓你三姐夫跑一趟大營,把祖父和你父親接回府裡,明日咱們一家人好好過個中秋。”
淳於伊道“三姐,我想去街上轉轉,可以麼”
“當然可以,待會兒我派幾個人跟你一起去。”,,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