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胡平婉被抓之後,做了精神鑒定,有間歇性的精神分裂,加上看守所裡的一些環境刺激,她的病嚴重了,
現在已經轉到了精神病院治療。不過大夫說了,她能恢複的概率很小!我去看的時候,她都認不出來我了,一直處於發呆的狀態!”
從雅說:“在那種醫院,會吃一定量的安眠藥的,大概率會把狂躁型的治療成雙向情感障礙!”
胡一章說:“大夫給我看了監控錄像,胡平婉是故意的,她清醒的時候,藏藥,想著不吃藥能蒙混過關,結果被彆的病人發現,把所有藥都喂給她了,經過搶救,人是沒有事情了,精神病的症狀加重,現在變的十分安靜!”
其實這種狀態是最不好的結局,從雅和胡一章都知道。這樣的人可以一直住在精神病院,胡家可以一直養著。這個結果是目前為止,最好的結果了。
胡一章一開始也不知道胡平婉的媽媽有精神病。
再後來認真調查之後,才知道,胡平婉媽媽的家族裡麵,女性的精神疾病的人相對多一些,大多都是在20多歲之後,受到一些外力的刺激發病。
正常人和精神病之間的距離並不大。
有個調查數據很有意思。
具有精神疾病史的家族,如果孩子出生之後,經過良好的親子教育,很少在成年的時候發病,而有些沒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家庭,在一些錯誤的教導之下,會把正常的孩子改造成為神經質的孩子,最終變成精神病患者。
胡平婉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發生的,胡一章害怕胡平婉變成精神病成為自己的拖累,就把人送回了胡平婉的姥姥家裡,最終還是沒有能逃開,還是要儘一份父親的責任。
再看看帶在自己身邊的胡平秋,怎麼看著都順眼,就是貪玩,看著也舒服。
被父母的愛滿滿包圍的孩子,是快樂的充滿自信的。
經過老婆輕柔的按摩之後,胡一章的頭腦清醒了很多,一下子覺著屋裡少了什麼。
才想起來問一下:“那條狗子呢?”
從雅說:“送走了,段如瑩出院了,就把狗子送回去了,在咱們這裡玩不開,照顧這個狗子也累人!”
胡一章:“挺好的,有空還能玩一會兒!”
“你是不在家裡,怎麼會知道伺候這個小祖宗,是個費事的差事!”從雅是不想養寵物的,特彆是像土豆兒這樣的大型犬類。
“那算了,不養也行,等到夏天屋裡味道大!”胡一章就是這麼一說,這兩天有個土豆兒在身邊,搖著大尾巴晃來晃去的,還挺解壓的。
要是天天都能看到,也許就沒有那麼的高興了。
兩人聊著就準備吃晚飯了。此時胡平秋回來了,還帶著來一起蹭飯吃的葉明旭。
葉明旭拿著兩盒茶葉,還有一瓶酒。
看著不起眼的兩樣東西,在葉明旭介紹之後,胡一章很滿意。
葉明旭說了:“這個茶葉是高山茶,是在兩棵百年茶樹上摘取的!伯伯您嘗嘗!”
晚上是不適合喝茶的,但是可以少少的喝上一點的。
茶葉一入水,顯然是和彆的茶葉不同,“伯伯您看,茶葉的顏色更綠,茶湯更醇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