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猴子,你去。”呂智也看向陳有錢,然後歪了歪脖子,“順便再探探稻穀的底價,要是價格合適,咱們就多買點兒。”
皮猴子很有信心把價格談到位,他直接問道,“多多少”
呂智沉吟片刻,一握拳頭,“自然是……多多益善。”
“那小的就明白了。”皮猴子拱拱手,趕將過去幫助陳有錢一起與梁管家唇槍舌戰,勢必要多多砍價。
…………
“郡馬爺,這裡氣味不好,不如咱們出去喝杯茶”
梁重也替家族說話了,呂智麵子也給了,這就算是完成任務了,接下來兩人就可以單純的以朋友的身份喝茶聊天了。
呂智也是麵色輕鬆,大手一揮,“那還不趕緊的走起!”
“走起”梁重輕笑一聲,“又是郡馬爺創造的詞彙嗎”
吐槽一句,他就跟在呂智身後,兩人一起離去。
說起來,呂智平時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外麵,甚至就連在王宮裡,在越王麵前,他都時常會“創造”出一些新鮮詞彙。
而這些詞彙越王聽了之後就會跟著學,跟著說,三位大學士亦然,就連六部尚書也不例外。
有句話說的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以源於呂智之口的這些詞彙,它就漸漸的就傳播開來,還隱隱成為了一種“潮流”,甚至已經有人在做語錄了。
…………
“梁大哥,來”呂智以茶代酒,敬了梁重一杯。
“不敢,不敢。”話雖這麼說,梁重還是一,因為實驗田的緣故,兩人的私交還算不錯。
“梁大哥,我看那糧倉不小,怕是儲存了不少糧食吧。”喝茶聊天,有喝就得有聊嘛。
“確實不少,或者說是很多。”梁重斟酌一二,笑著說道,“哈哈,不過我們也是在響應朝廷的號召嘛,我這麼說沒錯吧”
“沒錯,是響應號召。”呂智嘴角微微抖動,總感覺這些話從梁重嘴裡說出來,有那麼一些怪異。
沒有銷售壓力,梁重的話匣子就打開了,“郡馬爺,不知道你可聽過馬尚書的《稻米論》”
戶部主管錢糧,種地可是大頭,馬尚書自然是行家裡手,但這個《稻米論》呂智確實沒聽過,“不曾聽過。”
梁重點點頭,這就開始講解,“說是:豐年不者,四年不位,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
呂智聽著耳熟,應該是在哪裡聽到過,而且這話的意思也不難理解。
這就是說啊,如果糧食沒有超過九年的儲存量,那就說明儲糧不足;
如果朝廷的儲糧都不夠六年用的,那就比較危急了;
而如果連三年的儲糧都沒有,那就國將不國,不能再稱之為國家了。
呂智這一琢磨,梁重說的不錯,梁家還真是在相應朝廷的號召。
當然了,這有些詭辯的意思,就算沒有這《稻米論》,梁家也一樣會大屯特屯。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