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背景音繼續:
“這是始皇一生中最後一個劫難,也將成為他人生中最後唯一的遺憾。”
而後,天幕畫麵上,掛上了血淋淋的四個字“沙丘之變”。
四個字消散後,是始皇帝的病床前。
始皇帝看著李斯,艱難地囑托:
“孤去後,望卿扶持扶蘇主持葬禮,繼位。卿與蒙恬輔佐。”
李斯恭敬地接過詔書。
一回頭,這詔書便被送到了胡亥的手裡。
趙高素來怨恨蒙氏兄弟,勸說胡亥:
“陛下詔公子扶蘇為繼,若他活著,公子您的位置便名不正,言不順。
“蒙氏兄弟向來以公子扶蘇為主,也須一並除之,方可使公子您高枕無憂。”
胡亥自然同意。
有了詔書和符璽,這件事幾乎沒費什麼勁兒。
詔書送達長城。
指斥扶蘇多年無能建功立業,反使大量士卒傷亡,忤逆父皇,心持怨懟,不堪為人臣為人子,著令其自儘,以全最後一絲父子之情。
秦始皇位麵。
嬴政看著天幕中扶蘇眼中的絕望,眉頭緊緊地蹙了起來。
再見到扶蘇接過詔書,哭入內室。
被蒙恬勸說仍固執己見,拔劍自刎。
隻覺得一口血幾乎要噴出來。
他忍不住,抬腳就在扶蘇身上踹了一腳:
“蠢貨!寡人在你心中,便是如此是非不分,弑殺成癮,連親子都不放過之人嗎?!”
扶蘇被踹得跪在地上,垂著頭,沒說話。
他心裡清楚,若是麵對天幕上的場景,他必定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哪怕蒙恬勸他,說修長城守邊陲是父皇交代的重任,但他不會懷疑那道敕令。
嬴政見他如此,眼中閃過一抹失望,隨即下令:
“召胡亥!”
如此一看,胡亥這膽子,倒是有些像他。
若此子可用,他倒也並不是非要立扶蘇。
隻是,嬴政心裡始終放不下那個“千古罪人”的名頭。
先等等,再往下看看。也許後麵就會有答案。
胡亥聽到父皇召見,一時有些膽顫,卻也不敢反抗。
可才剛走到鹹陽宮外,便聽天幕背景音響起:
“自此之後,開啟了胡亥的弑殺之路。”
畫麵中,胡亥的每位兄弟姐妹以各種各樣的姿態死去。
秦始皇位麵。
看著自己的死狀,將閭等人眼中閃過一抹淒然。
他們齊齊跪下,以頭搶地,沒有說話,但周身的悲傷氣息,卻讓人心中壓抑難受。
胡亥更是嚇得直接倒在地上,臉色蒼白。
除了兄弟姐妹外,朝中不聽話的文臣武將也未能逃過。
天幕上,胡亥歪坐在帝王寶座上,身邊美人環繞,耳邊絲竹聲聲。
趙高在下,指鹿為馬,鏟除異己。
李斯一家被殺。
李斯更是以“具五刑”的最殘忍方式處死。
朝中都是順耳之言。
胡亥開始橫征暴斂,征發全國民夫造阿房宮和驪山墓。
常年的無償勞役,終於激發民變。
然而胡亥閉目塞聽,拒不承認有反叛之事。
甚至為了彰顯帝王的神秘,聽信趙高讒言,居於深宮,不與朝臣相見。
二世三年,胡亥被趙高包圍在望夷宮,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