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南省的柴火臘肉得看安縣,安縣的柴火臘肉得看東風鎮。
可以說,東風鎮的柴火臘肉那是相當有名的地方美食。
這裡的柴肉臘肉色澤紅潤,芳香四溢,吃到嘴裡,油而不膩,口感鮮美。
而且,臘肉的製作的工藝也很複雜,難能可貴。
東風鎮的9至12月,氣候適宜,最適合製作柴火臘肉。
每年到了那個季節,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用柴火來熏製臘肉。
所以,當你那個季節來到東風鎮,幾乎隨時隨地都能聞到濃濃的熏肉味道,保證讓你口水直流,就連步子都挪不動。
優質農家土豬肉,加入適量的鹽、醬油、味精和香料,經過多道工序精心醃製,利用柴炭火膏熏烤三四十天左右。
蒸熟之後柴火臘肉切片即可食用,也可以配上辣椒、蒜苗、薑絲等食材烹炒。
陳元做的這道柴火臘肉,裡麵放了蒜苗。
炒好之後,濃濃的臘味帶著蒜苗的清香,味道真的不要太好。
豬血粑的主要原料是豆腐,拌以適量的新鮮豬血、食鹽、新鮮肉丁、辣椒粉、五香粉以及少許的麻油等佐料製作而成。
製作好之後,要放置到太陽底下暴曬幾日,然後跟製作臘肉一樣,放在柴火上熏乾。
美妙的食材柴火散發出的溫度裡,慢慢發生蛻變。
鹹淡適度,臘香可口就這樣神奇生成。
而且,還易於保存,攜帶方便,這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年羹蘿卜是一道讓人回味無窮的美味。
味道鮮美不吃,還有利於人體健康,可以起到消食、醒酒、化痰等功效。
據說,這道美味菜肴的形成,背後還有一個極其辛酸的的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對貧窮的夫婦因為沒有錢買肉,便在年關之際拿了一筐蘿卜當作自有的過年肉。被上門討債的地主老財誤會有錢買肉吃而不還債,就將他們毒打了一頓。
這對夫妻依舊將年羹蘿卜這種做法傳承了下來,並通過幾代人的改進,使得煮製出來的年羹蘿卜美味無窮。
南粉合菜主要以紅薯粉絲、乾黃花、乾筍尖、時令蔬菜、雞湯、豬油等原料製作。
不僅鮮香糯軟,色彩也十分斑斕好看,合而不雜,深受大家的喜愛。
安縣的雷打鴨十分美味,這道菜又俗稱鴨子粑。結合了辣椒與米粉肉的優點,彰顯出不一樣的味道。
炒熟的米磨成粉末,再將鴨肉用刀斬切成細末,兩者攪拌均勻。
再用一個壇子醃上一段時間,這樣做的目的是上味增香。
吃的時候,隻需拿出來炒熟,煎去水分,顏色亮麗,非常有食欲。
讓人吃在口中,嫩鴨的香味與米粉的軟糯相得益彰。
還可以加一些嫩竹筍,吃起來感覺不到肉膩,又能吃到滿嘴肉香,米粉糊帶著微微的酸味,十分清甜可口。
不僅調和了鴨肉中的騷味,還飽和了米粉的乾燥與滑爽,使得口感更加豐富。
就連裡麵鴨骨也不放過,都忍不住用“敲骨吸髓”的食法吃得乾乾淨淨,儘得精華。
雪花丸子就不用多說,這道菜也是一道常見的酒席菜,在辦入屋酒的時候,餐桌上必會有這道菜。
製作這道菜,要選三分肥肉,七分瘦肉,這樣吃起來才更爽。
肉餡裡可以加入孛薺、餅乾,口感更為豐富飽滿。
浸泡好的糯米,將肉餡裹成一個圓球,放上大鍋中用大火蒸熟。
這道菜可是小孩子最愛,撒上白砂糖的雪花丸子一下肚,比得上一碗白米飯。
還有白溪水豆腐、水煮鮮魚、罐子燜豬心、珠梅土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