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棲霞山頂
李可將打好的滿滿一簍豬草放在腳邊,也顧不得腳下草地上的晨露,就那樣直接坐在了地上。她有些累,心累。順手扯了一把草,李可抓在手裡泄憤般的揉搓著。哦不,現在不能叫李可了。她穿越了,一覺醒來,她穿越到了一個自己並不了解的時代。她現在叫蘇若清,很文青的名字,頗有些古言女主的感覺,據說是自己那個已經病逝的秀才爹取的。對於這個名字,蘇若清其實是很滿意的,總比那些花啊草啊的更容易讓自己這個現代人接受不是。
清晨的山頂還是有些冷的,微風吹來陣陣草香,太陽正在努力地發光發熱,試圖讓整座大山暖和起來。
從山頂看,山腳下往南蜿蜒著一條小路,儘頭處是一座不大的村落。那是棲霞村,蘇若清的家就在村子的最邊上,可能是房子蓋的時間久了顯得有些許破舊。老舊的房子旁是一棵高大的古樹,樹葉間的縫隙投下一絲絲光線,照在人身上看起來有些恍惚,村民們三三兩兩往村子北麵的麥田裡走著,他們得趁著日頭還沒起來抓緊時間下田乾活,幾個紮著羊角的童兒奔走在小道上,一會兒在某家門前摘一朵花,一會兒拿著小石子兒去扔樹上的鳥雀,也不知是誰家的孩子,調皮的緊,一時間嘻嘻哈哈的聲音傳遍了整個棲霞村。
也不知道看了多久,蘇若清才緩緩站起身拍了拍褲子上帶起來的土,又俯身拿起裝滿了豬草的背簍,轉過身來又看了看山下的村落,抬腳慢慢下了山。
一步一步往山下走,蘇若清的腦子裡複盤著自己這些天接收到的信息。蘇家人口簡單,隻有娘和一個哥哥一個弟弟,還有一位祖母。哥哥蘇若淳正直善良,是個沉穩的性子,爹還在的時候一直跟著讀書,雖然家境不好,但是得益於自家爹爹是個秀才,蘇若淳也算得上識文斷字。隻是很可惜,爹纏綿病榻幾年,家中的銀錢幾乎都填了進去,爹爹病逝以後哥哥也隻能放下書本去勞作,每日裡跟著村裡的方叔學習照料田地,伺候莊稼,十七歲的大男孩愣是扛起了這個家。
弟弟蘇若瀟,八歲了,很有些讀書的天賦,蘇若清來的這幾日看的分明。蘇若淳忙完田裡的活計之後總是要抽出一些時間陪著蘇若瀟讀書,《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這些開蒙的課程,據說弟弟隻用了三個月就全部熟知掌握了。這妥妥就是蘇若清那個時代裡“彆人家的孩子”啊!簡直就是個小學霸。
祖母趙氏是典型的農家婦女。大嗓門,潑辣爽利,愛說愛笑的性子是出了名的好相處。隻是這老太太,委實讓蘇若清佩服。中年喪夫,一個人拉扯兒子女兒長大,憑借一手做豆腐的手藝供著兒子讀書科考,娶妻生子。前些年女兒也剛剛嫁給了隔壁鎮的張秀才。提起趙氏,那是整個棲霞村無不稱讚的。原以為兒子考了秀才成了家,老太太也終於能享福了,誰知一場癆病拖垮了兒子也拖垮了整個蘇家,沒過兩年兒子撒手人寰,留下了發妻嚴氏和兩子一女,老年喪子啊,趙老太太硬是咬著牙抹乾眼淚帶著兒媳婦兒操持完了這一棚白事,休息了幾天後便風風火火的帶著大孫子下了地。
嚴氏閨名嚴華霜,是個端莊大氣的女子。放眼整個棲霞村,蘇若清覺得沒有比自家娘親更好看的婦人了,那樣子竟不像是個農婦,她總覺得娘的身上有種與這棲霞村格格不入的氣度。雖然嚴氏和趙氏性格完全迥異,而且嚴氏根本不通農事,家裡種田的事隻能由趙氏和大兒子蘇若淳經管,但趙氏從未說過兒媳婦半個字的不好,更是心疼兒媳婦才到中年便守了寡,因此對待嚴氏更像是疼愛自己的親女兒。嚴氏也很心疼婆婆一生淒苦,做不了農活,就在鎮上接了些刺繡、打絡子的活來貼補家用。因此,相比同村的婆媳,這二人之間卻多了一份更像是親母女的親密與依賴。
至於原主蘇若清,也是跟著秀才爹讀過幾年書的。爹雖然是個古人,但是他並不認同“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相反,蘇佑康常對女兒說“清兒要記得,女子雖然不用讀書科考,但是讀書能教你明辨是非,開拓眼界。”蘇若清想起這些的時候,半是欣慰半是開心。要自己裝作大字不識一個的樣子,確實不大方便。而且根據身體殘留的記憶,原主其實和現代自己有很多相像之處,一樣的內斂,一樣的倔強,也一樣的不服輸。對於穿越而來的她來說,不用刻意去維持原來的人設,實在是一件太大的好事,至少不用被彆人懷疑自己怎麼會突然轉變了性格。
想到這兒,蘇若清又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打著補丁,洗的有些泛白的藍色碎花衣褲和腳上灰撲撲的鞋子,又想了想哥哥和弟弟跟自己如出一轍的打扮,歎了口氣,這家境確實太差了,想要改善生活條件,她勢必要利用自己穿越人士的優勢,沒有金手指,那就隻能靠自己了。蘇若清抬頭看了看有些刺眼的太陽,暗暗在心底說到既然來到這裡,而且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回去,那我就一定要好好活下去,連帶著你的一份,一起活下去。蘇若清,你的家人,就是我的家人,我會替你好好照顧他們。如果你去了我的世界,也希望你能幫我照顧我的家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雖然太陽已經起來了,但是林子裡還是有些濕氣的,腳下的草也有些打滑。蘇若清深一腳淺一腳的走著,正覺得腿有些軟的時候終於到了山腳下。她在山腳下的林蔭裡緩了口氣,又將背上的背簍往上提了提,才慢慢往古樹下的蘇家走去。
路過一棵大榆樹時,一直想著心事的蘇若清一抬頭,便看見一個挽著發,紮著藍色布巾子的少年正看著她,左肩上背著一個和自己同樣的背簍,身上的青藍色衣褲灰撲撲的,手肘處還打了補丁,顯然是做活時穿的破舊衣裳。少年十六七歲的模樣,高高壯壯,劍眉高聳,眼神清亮,高挺的鼻梁和微微抿起的嘴唇,是方玉珩。
蘇若清繼承了原主的記憶,自然是熟悉方玉珩的,他是同村方叔的大兒子,和哥哥若淳的關係十分要好。因為爹爹還在世時就和方叔交好,方叔家兩個兒子的名字還都是爹幫著取的。方叔說,爹有學識是個讀書人,讀書人起的名字好聽寓意也好。嗯,想想自己家和方家孩子的名字,確實和村裡其他人不一樣。顯得文雅多了。
方玉珩顯然是知道她是剛下山要回家的,所以特意等在這裡。看見蘇若清,便大步走了過來,將她背上的背簍取了下來,背在了自己特意空出來的右肩上,蘇若清笑了笑說“玉珩哥,我背的動”,方玉珩看了一眼矮了自己一個頭的小姑娘道“不礙事,順路幫你提著,你也鬆快些,走吧。”說著也不理她,就邁開步子向古樹方向走去。
蘇若清愣了一瞬連忙跟上,邊走邊想,這方玉珩長得可真不像個農家孩子,也就是皮膚顯得黑了些,換身裝扮捯飭捯飭,可不就是個翩翩少年郎,就是可惜這性子冷了些。
兩人同行一路有些安靜,這也不能怪她,蘇若清本來就是個內斂的性子,對於不甚親近的人更沒話說,方玉珩也是個不愛說話的,自己來了這幾日,總是碰見村裡的少年少女相約做活,或是吆喝著一起下田,或是嬌聲喚著同伴一起去河邊洗衣裳,不管人多人少,方玉珩總是安靜的走在人堆裡。
蘇若清慢慢走著,遠遠望去,自家的房屋已經不遠了。村子最邊上隻住了零星一排兩三戶人家,距離住戶密集的地方有一段距離,顯得有些冷清,這對於她而言卻是極好的,實在是她不喜歡太吵鬨的環境。
房屋前是一條玉帶似的棲霞河,從若清身後的棲霞山蜿蜒而出,由北至南緩緩流去,陽光下波光粼粼,甚是好看。
正中間一戶,竹籬笆圓圓圍了一圈,圈出一個不大的院子,裡麵是四間土坯房。院子緊右邊是一間廚房,廚房前的空地上開了一片小小的菜地,裡麵鬱鬱蔥蔥的種滿了小蔥,蒜苗,香菜。菜地緊靠的籬笆上爬滿了豆角的藤葉。喜人的緊。小院左邊蓋了間豬圈,裡麵打掃的乾乾淨淨,地麵上還潑了些水防止塵土。一大一小兩頭豬正哼哼唧唧的在食槽邊低著頭吃食。相比那些不講究的人家,蘇家這豬圈並沒有太多難聞的氣味,對於這一點,蘇若清很是滿意。
正屋的廊簷下緊緊綁著幾根繩子,繩子上掛著金黃飽滿的玉米穗子,廊邊的柱子上掛滿了紅紅的辣椒,一顆顆紅的耀眼。柱子邊的地上擺放著幾盆不知名的花兒,那是哥哥蘇若淳聽到妹妹說這花好看,特意從棲霞山上連根挖出來,小心移植到花盆裡的,蘇若清很喜歡,眯著眼笑了好幾天。多好看的農家小院,隻可惜,房子破舊了些。
蘇若清招呼著方玉珩進了院子,看見她娘嚴氏正坐在正屋廊簷下摘著豆角。“娘,我回來了!玉珩哥也來了。”蘇若清衝著廊簷下的嚴氏叫道。
嚴氏聞言抬起頭笑了說“可算來了,我正擔心這日頭起來,白曬壞了你呢。玉珩,你咋來啦,吃飯了不?”說著便起了身,將廊簷下小木桌上的水壺拿起來給兩個孩子倒水。
伸手接過嚴氏遞過來的水杯,方玉珩說道“我娘讓我給嬸子送些野豬肉來,今兒個我爹和何叔去山上林子裡摘野桃,誰知道前些日子下的那陷阱裡居然有隻半大的野豬。我爹和何叔抬了回家,一家分了半扇,我娘收拾了讓我趕緊給您送些過來,您也嘗嘗。”說著就從腳邊的背簍裡取出來一整隻野豬腿並幾條排骨,蘇若清看著倒是很開心,家裡很久沒好好吃頓肉了,這排骨可太饞人了。況且這一大隻野豬腿也夠吃好久,還可以煉些葷油炒菜吃,自家的葷油壇子都見底了,這不就有了?想著想著就笑眯了一雙月牙眼。
“哎喲,這畜生可凶的很,你爹和何家兄弟沒事吧?”嚴氏忙緊張的問道。
“沒事嬸子,這畜生不知怎麼掉進了陷阱裡傷了腿,生生餓死的。可惜去遲了兩天,少了好些肉。”方玉珩瞥了眼笑的開心的蘇若清,連忙回答嚴氏的話。
隻是這眼睛亮亮的,嘴角微微上揚的樣子,怕不是覺得她好笑?蘇若清心裡嘀咕著,輕輕皺了皺鼻子衝著方玉珩“哼”了一聲,轉身坐在了小木桌旁,慢悠悠的喝著嚴氏倒的水。
“那就好,等淳兒回來幫著他妹妹把這豬腿拆了,再讓清兒把排骨做了,今晚你就在這吃了,就當嬸子謝謝你辛苦這一趟。”嚴氏慈愛的看著眼前這個出色的少年,笑著說道。
喜歡有女若清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有女若清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