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配合
炸藥是孫峰和薑山兩個人,自己親手配置的,要知道炸藥可是咱們老祖宗,很早就發明研製出來的產物,其成分就是一銷二黃三木炭,適量搭配遇火則燃。
要知道這尊石像個頭可是不小,一時之間孫峰和薑山兩個人,還真的沒有辦法找到那麼多的炸藥和tnt,但是這件事情又不想提前告訴老徐,所以隻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首先是孫峰和薑山兩個人,借助繩索從斷崖上下到崖底,之後在遠處隱隱約約,就能看見石像的輪廓。
現在這裡的一切正如孫峰預想的那樣,整個溶洞裡麵死一般的沉靜,肆虐的霧氣如今已經,消失不見蹤跡皆無了。
當然這可不代表它們就此消失不見了,隻不過是溶洞裡麵的氣溫,現在又恒定下來了,這讓它們又回到了休眠的狀態。
不過讓人奇怪的是,溶洞裡的燈盞並沒有熄滅,這也許是進來的人,並沒有再次打開墓室棺床上出口的原因,機關沒有被觸動所以燈盞,就這樣一直燃燒著。
當然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因為溶洞裡的空間有限,燈盞不滅溫度就會提升,這樣就會大大增加,石像內微生物的喚醒概率。
不過也許是今天四個人的運氣好,由於是在淩晨四點左右,現在正好是外界氣溫較低的鬼呲牙時刻。
由於流動的地下暗河的緣故,所以溶洞裡麵這時的溫度反而較低,石像裡的微生物也處在休眠狀態。
兩個人就開始商議,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切入點,然後再這個選好的黃金分割線填充炸藥,從而在爆破的時候起到最佳的效果。
最後兩個人經過反複推敲,才把爆破點選擇在石像的石龕位置,這個地方正好位於石像的中心點,而且石龕還是一個天然的炸藥儲藏室,在這裡填充炸藥,還可以省去在石像上打孔的工作量。
兩個人選擇好爆破的炸點以後,就開始實施行動了,唐紅從上麵下來,把兩包自製炸藥運到下麵,然後就留在原地做轉運工作了。
要知道這個地方,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要是發生突發情況,那就是玉石俱焚,覆巢之下無完卵了。
也就是說到了這一步,無論是崖頂的鐵蛋還是崖底的唐紅,就是跑的再快,你也逃不過長了翅膀的微生物。
接下來為了減緩石像裡的微生物,被周圍升高的溫度喚醒的時間,孫峰和薑山也開始分工合作了,孫峰負責向石像附近運送炸藥。
然後薑山在從他手裡接過炸藥,在把炸藥填充到石像的炸點位置,再將一塊黃色炸藥,也就是tnt炸藥也安裝在石龕之內,再把雷管安置在tnt炸藥內。
就這樣大家夥分工明確各負其責,每項工作都安排的,有條不紊井然有序,大家夥很順利的就完成了,炸藥的裝填工作。
接下來就是注備起爆炸藥了,當然在炸毀石像之前,大家必須要全部撤離到安全地帶,也就是說都要返回崖頂。
這樣才能完全脫離,炸藥爆破後產生的衝擊波,和爆炸後產生的破片傷及無辜,所以經過精心測量和計算,最後得出結論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就是崖壁頂端。
這個位置既可以觀察爆破的效果,又可以有效的防禦,爆破時衝擊波帶來的傷害。
等到所有的危險評估都完成後,那麼問題來了,因為雷管的起爆時間比較短,在短時間內,崖底的三個人不可能有時間,從崖底返回到斷崖上麵避險。
要知道傳統意義上的火藥,是可以利用導火索引爆的,但是tnt炸藥卻隻能用雷管引爆,當然雷管這種玩意,可不是像導火索一樣簡單,隻要遇到明火就會燃燒的。
雷管是爆破工程的主要起爆材料,它的作用是產生起爆能,來引爆各種炸藥,及導爆索傳爆管。
雷管分為火雷管和電雷管兩種,煤礦井下均采用電雷管。
電雷管分為瞬發電雷管和延期電雷管,而延期電雷管又分為,秒延期電雷管和毫秒延期電雷管。
彈藥、炸藥包等的發火裝置,一般用雷汞等,容易發火的化學藥品,裝在金屬管裡製成。
雷管是諾貝爾發明的,當時已經知道硝酸甘油,是一種很猛的爆炸物,但由於它太敏感了,在受到震動、撞擊或火花時就會爆炸,非常危險,因此缺少實用價值。
諾貝爾還發現,硝化甘油在用矽藻土吸附之後,就會非常穩定,但如何來引爆它又成了難題。
經過多次實驗,他終於發現可以用汞來引爆,矽藻土吸附的硝化甘油。
就把汞裝在小管子裡,就成了雷管,當薑山製作雷管時,雷管裡麵裝填的原料,就是單一的汞,它不是很穩定,與銅等接觸受潮後,容易產生變異而發生事故。
就是因為這個化學反應,讓薑山手裡麵的雷管失效了,原來炸藥可是一種危險品,在大家搬運炸藥的過程中,由於處於安全方麵的考慮,所以就把tnt炸藥和雷管分開存放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可是這好巧不巧,雷管就被孫峰隨手放進口袋裡了,這一放可是不要緊,它可就和口袋裡的銅羅盤放到一起了。
這還不算由於在幾個人,夜間出發行動的時候,已經是後半夜了,這個時候正是露水泛起的時候,這個地方又是山區,所以空氣更加潮濕露水更大。
這樣一來大家夥的衣服,可就都被植物葉片上的露水給打濕了,本來孫峰他們幾個人,長年累月的在野外工作,風餐露宿的也都已經習慣了,對於這種情況也是習以為常不在乎了。
可是孫峰口袋裡的自製雷管,卻沒有這麼皮實了,它現在是受到了銅和潮濕的雙重打擊,早就身心俱疲了,所以罷工可就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情了。
當然這些事情孫峰他們還蒙在鼓裡,如今是一點都沒有發覺什麼異樣和變故,經過推算,才最終決定把導火索的距離延長,然後由唐紅負責起爆。
使用延期引信,延長雷管的起爆時間,因為唐紅攀岩的速度,大約在一分鐘左右,恰好雷管的延期引信,起爆的時間也是在這個範圍之內。
也就是說他們四個人的攀岩技術,也隻有唐紅才有能力,在規定時間完成任務,所以唐紅才被安排在崖底位置待命。
就這樣所有的計劃,都按照事先測算好的程序,有條不紊的完成了,在孫峰和薑山再次檢查了,炸藥安裝的流程後,確認無誤後才撤出現場。
將導火索延伸到斷崖邊,來到崖底和唐紅打過招呼,也不敢多做停留,就先後攀登斷崖返回崖頂。
負責清場斷後收尾工程的唐紅,在收到兩個人順利,返回崖頂的信號以後,就迅速扯斷鏈接石像上的導火索,然後反身抓住攀登繩,像一隻靈巧的猿猴一樣,飛簷走壁轉眼間就攀爬上了崖頂。
可是讓眾人感到絕望的是,時間一分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