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本無路,一步踏出,便是生死之分。
須彌山是傳聞中佛門的聖地,其中無論發生什麼,出現何種異象,都不值得驚奇。
這是佛門變化的手段,也是佛門的考驗。
考驗不隻是風雪,考驗還沒有結束。
“世上的事絕不會隻有一種選擇,青石路是選擇,崎嶇小路是選擇,而懸崖也是一種選擇。”
蘇牧沒有著急選擇。在他的眼中,崩碎的崎嶇小路與眼前的懸崖沒有任何區彆。
看著平靜的溪流實則暗流洶湧,看似幽深的密林可能毒蛇暗藏。寬闊的青石路沒有荊棘,可青石路中又是否存在其他的危險?
言燦明白了蘇牧的話,冷笑一聲。“一群禿驢還真是喜歡故弄玄虛。”
蘇牧卻是說道:“故弄玄虛也好,彆有深意也罷,既然是考驗,也唯有通過了考驗,才能夠踏入小雷音寺。”
......
小雷音寺中,虎悲大明王手中持著念珠,胸前的佛珠每一顆都如拳頭大小,刻著梵文。
“蘇小施主身有慧根,不管如何選擇,他會走進小雷音寺。”
一念大師卻是冷聲說道:“虎悲大明王如此看好蘇牧,可是真想著他踏入小雷音寺,以雲鶴的惡行來責問我等?”
虎悲大明王扭頭看向一念大師,充滿慈悲的虎眸含著笑意,看向一念菩薩。
“曆代佛主開壇論道,佛門弟子也好,紅塵之人也罷,各抒己見。佛法似海,容得下世間萬千不同的道理。”
“佛曰,芥子納須彌。諸位,小小芥子如何能夠容納如此龐大的須彌山?”
虎悲大明王的目光掃過諸位菩薩。
眾人沉默片刻,異口同聲地默念道:“阿彌陀佛。”
能夠站在此處的僧人不僅僅是佛門的菩薩,但一定是佛法高深的人。
芥子納須彌。
這是曾經一場無遮大會中極為經典的辯題。
而其中的佛理也早已被曾經的一位菩薩揭示。
一念菩薩聞言,低著頭,神色陰沉。身為佛門菩薩,他又如何不知道其中的道理?
虎悲大明王繼續說道:“佛法無邊,大小相容,微小的芥子可以容納巨大的須彌山。小小的寺廟如何容納不了蘇小施主?同樣的,我等佛心亦是能夠容納雲鶴所犯下的罪孽。”
諸位菩薩繼續同時默念一句阿彌陀佛。此刻,他們才知道虎悲大明王的心思。
而禪光大師也露出了一抹從容的笑意。他一直都反對傳道之戰,也一直不屑於遮掩佛門之中那些陰暗。
唯有將那些陰暗的罪惡暴露在陽光下,才能夠消除那些罪惡。
......
如今蘇牧所麵對的考驗,從來不是須彌山中本就有考驗。
一場風雪僅僅是籠罩了須彌山的一角,一條崎嶇小路瞬間成了絕壁懸崖。若非佛門的手段,誰又能夠做到如此地步?
玄彌依舊站在一旁,他隻是這一場考驗的旁觀者,不會給與蘇牧等人任何的指引。
“怎麼走?難道真要跳下這懸崖?”言燦開玩笑一般地說道。
若是山中的旅人,他們定然會選擇那一條寬闊的青石路,這才是最安全的選擇。任誰都清楚跳下懸崖不會是一件好事。
跳崖,寓意不好,行為更是不好。
儘管蘇牧幾人都能夠禦空而行,但在須彌山中跳崖,這是極為危險的一件事。
蘇牧沒有立刻回答,他走到了懸崖的邊緣,朝著懸崖下方望去。
崖下是一片漆黑的深淵,看不清其中的任何東西。正是因為未知,所以讓人心生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