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二十多條漁船猶如一條長龍,浩浩蕩蕩地向著縣城出發。
旭日號和豐收號不緊不慢地跟在了後頭。
這些漁船,大多數都是白石島四個村子的,隻有寥寥幾艘是其他地方的。
畢竟,每個地方的漁船,特彆是這種早出晚歸的漁船,基本上都有一個相對固定的捕撈區域,不會亂跑。
當然,遇到魚群除外。
像白石島的漁船,其捕撈區域一般是往東三個小時以內的扇形區域。
再遠的話就不劃算了,時間都浪費在了趕路上,作業時間太少。
太陽西下,夕陽如熔金般傾瀉在海平麵上,將天際染成了橘紅色。
餘暉灑在每一條漁船上,為這支豐收的隊伍披上了一層溫暖的金紗。
海風輕拂,漁船上的人一個個臉上都洋溢著滿足笑容,滿懷期待地看著遠方那視線之內的漁業碼頭。
近了!
更近了!
縣裡的漁業碼頭自然不是村裡麵的小碼頭可比的。
更大、更繁忙。
此時正值漁船歸航的時刻,一排排整齊的泊位上,已經停靠著不少歸來的漁船。
空氣中,到處都彌漫著新鮮海產的鹹腥與人們的歡聲笑語,熱鬨非凡。
岸上,一群魚販子早已等候多時。
他們或手持秤杆秤砣,或肩扛麻袋,眼睛裡閃爍著狡黠與精明,一看到漁船靠岸就蜂擁而上。
旭日號所在的隊伍,走在最前頭的漁船已經靠上碼頭了,後麵的船隻也陸陸續續地靠了上去。
操船的阿燦也將速度降了下來,慢慢地準備靠泊。
突然,馮曄發現先靠岸的漁船,與碼頭上的一群人發生了衝突,正在對峙當中。
而碼頭上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也一下子像躲避瘟神似的,遠遠地避了開來,以免遭受池魚之殃。
不過這些人也沒有離開,而是停留下來看熱鬨。
“阿燦,快一點靠過去幫忙。”馮曄催促道。
既然是一起來的,當然不能坐視不理,得一起進退。
阿燦也看到了,立刻加大了些油門,船身微微一震,隨後穩穩地調整方向,朝著發生衝突的漁船靠去。
其他沒有靠岸的漁船見狀,也紛紛做出了與旭日號如出一轍的選擇,加速靠了過去。
旭日號沒有直接靠碼頭,而是靠在了一艘船邊上。
馮曄拉著纜繩,把旭日號綁在邊上的船上。
隨即扛起竹篙就跳了過去,直奔衝突發生的地方。
一寸長,一寸強。
萬一等下打起來了,竹篙在手,能占據優勢,讓彆人無法近身。
等到近前,馮曄大致看清了情況。
衝突的其中一方是他救起來的男人和他老婆桂香。
不過,此時他們的身邊也聚集了十多個人,把他們護住了。
另一方則是一夥十多個的年輕人,都在二十歲上下,隻有其中一個為首的看著大些,可能有三十歲的樣子。
這夥人雖然扛著一杆大秤,看著像是魚販子,但都是一副流裡流氣的樣子,一看就不像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