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過中年婦女後,馮曄又去了其他賣魚乾的攤位上看了看。
雖然魚乾可能不是來自同一家,但結果卻都差不多,又濕又鹹。
不用多費腦子,他就想明白了這些廠家這麼做的原因
濕才能有重量,但在這個冰箱不普及的年代,又不好儲存,那就隻好往死裡放鹽了。
隻要食鹽放得夠多,微生物就無法生存,也就能長久保存。
這又是一個物資不算豐富的年代,完全是賣方市場,不用擔心賣不出去。
況且,人家的目標客戶群也不靠海,都是銷往內陸。
相比之下,既乾又不鹹的魚乾自然是要更受歡迎,也更具有性價比。
但也有個問題,就是魚乾保質期會更短。
秋冬季還好,比較乾燥,不用太多慮。
而一旦到了春季的梅雨季節,空氣濕度大的時候,那就很容易發黴變質。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有得就有失,無法兼顧。
這又不是幾十年後,有那麼多的科技與狠活。
放在這個年代,基本上可以說是無解。
不過呢,馮曄對中年婦女口中的市貿易廣場卻是來了興趣。
要是能在那裡弄到一個鋪位,哪怕是租的方式,也完全可以。
那可是能覆蓋十幾個縣的批發市場,人流量巨大,隻要是開店的,就沒聽說有人虧了。
但現在也隻能想想,主要是他的貨源不足,而且品種比較單一。
在那種地方,如果一天賣出去的魚乾低於一千斤,都不算是賺到錢了。
馮曄一邊琢磨著,一邊去了徐少平那借了一杆秤。
回到13號商鋪,就發現又有一男一女在店裡。
“謝天謝地,你可算是回來了,我都想去找你了。”
阿燦一看到他,就仿佛是看到了救星似的。
“去徐老板那借秤了。”
馮曄揚了揚手中的秤,問道“也是來買魚乾的?”
“對,一人兩百斤。我差不多裝好了,就等過秤了。”
阿燦指了指地上放著的十幾個袋子,每一個裡頭或多或少都裝了魚乾。
馮曄見狀,也不多說,趕緊一一過秤。
等送走這一男一女後,兩人都興奮不已。
這才多久,就把一半的魚乾賣出去了。
照這樣下去,相信在等些時候,就能把剩下的500多斤魚乾全部清出去。
果然,沒過多久,又陸續有人前來詢問。
馮曄和阿燦忙得不亦樂乎,一一為他們介紹產品,談妥交易。
還不到七點鐘,所有的魚乾就全部賣空了。
兩人看著空蕩蕩的商鋪,都是一臉滿意的笑容。
“臥槽,這麼快就賣完了,真是想都不敢想。”
阿燦興奮得就差手舞足蹈了。
馮曄笑道“批發當然快了,要是像上次一樣零零散散的賣,得賣好幾天才有可能賣完。”
“曄哥,以後我們的魚乾就不零賣了吧?太浪費時間了。”
“如果他們的生意夠好,我們不愁銷路,自然不會考慮零售。”
馮曄點了點頭,讚同阿燦的提議。
確實,批發的效率要高得多,而且利潤也不差。
他們現在需要的是擴大規模,提高產量。
不過,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得慢慢來,一步一步走踏實了。
要不然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那就不太妙了。
“走了,今天要乾的事還多著呢,先把秤還給徐老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