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的日子,時不時就能接到訂單。
而且都是大訂單,動不動就是上萬斤。
有的是曾老板要貨的訂單,但更多的訂單是來自於貿易廣場。
這時,就不僅僅局限於謝老板他們一開始的三個老板,也有其他老板找過來下單了。
也幸好發動了幾家的親朋好友一起曬魚乾,否則還真的供應不上。
魚乾生意算是徹徹底底地走上了正軌,再也不用擔心囤的太多,賣不出去了。
縣裡那三間商鋪也失去了作為倉庫的用途。
馮曄隻讓留下了51號商鋪,用作每天銷售的地方,11號和13號都租給了彆人。
至於賣掉,那是不可能的。
未來,那可是能下金蛋的。
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打聽,他們又買了一艘十二米的船用來送貨。
而原來那條送貨的機械動力小木船,則是原價轉給了蕭國文。
有了專門送貨的船,就不用再出動旭日號了。
馮曄和阿燦也能專心出海捕魚了。
……
時間流逝,如白駒過隙。
轉眼之間,秋天就走到了儘頭,一隻腳邁進了冬天的門檻。
天氣逐漸變冷。
這幾天明顯能感覺到溫度降低了好幾度。
淩晨三點左右,旭日號加滿了柴油,向著往日作業的海域出發了。
相對於陸地來說,海上還要更冷。
旭日號在行駛過程中帶起的風,更是淩冽刺骨。
儘管他們都穿了厚厚的外套,但還是擋不住濕冷的冷風從各個縫隙中鑽入。
旭日號在黑暗中勻速前進……
兩個多小時後,都到了作業海域,但是天竟然還沒有亮,依然一片漆黑。
阿燦放緩了船速,方便尋找浮標。
馮曄站在船頭,打著手電往海裡麵到處照。
他在找粘網的浮標。
天氣冷了,大多數魚都不活躍,活動範圍縮小。
而且大多時間都是待在水域底部,很少出來覓食。
因此,捕魚的難度相對會大一些。
每年到這個時候,漁民在拖網之外,還會放粘網捕魚,以提高捕魚效率。
剛好馮曄之前請人織了一批三尾漁網,就拿來放了。
這粘網,他們也是昨天才開始放。
雖然知道浮標就在這片海域裡,但是想要找到一個浮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