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沒準備給。”
馮家發說完,從抽屜裡拿出錢,點了足夠數遞了過去。
計算出了錯,還可以再過來核對。
但是錢的數目如果錯了,出了這個屋人家就不認了。
因此,馮曄接過之後,很是認真地數了一遍。
“數目沒錯。”
他點了點頭,隨即說道,“發叔,我們走了。對了,你的板車借我用一下。”
馮家發揮了揮手:“沒問題,你們用吧,記得早點送回來就行,等下還要給你們送魚過去。”
把筐子裝上板車,兩人推著板車回到了旭日號邊上。
筐子放回船上,留著曬魚乾的魚從船上搬下來裝上板車。
還有用過一次,已經臟了,而且雜亂無章的粘網,放在了另一個板車上。
“阿燦,你把魚拉去作坊,我送粘網去蘭花奶奶家裡。”
作坊裡太忙了,可沒有時間去侍弄這些粘網,隻能是花錢清理和晾曬了。
“好。”
“還有,跟你爹和我爹說一下,明天回來的時候,買一台滾動輪和50張粘網回來。”
“啊?還要買粘網?”
“嗯,粘網的收益好,我準備多放點。”
“我還以為你會叫蘭花奶幫我們織呢。”
“也會叫她織,但需要時間,我們買一些先用著。反正粘網容易壞,需要經常補充,有多的放家裡備用就是了。”
兩人推著板車背道而馳。
阿燦去了作坊,馮曄則推著裝有粘網的板車,往村裡走去。
……
第二天,出海回來時,馮家清和馮家淩已經把滾動輪和粘網買回來了。
當聽到這一台簡單的機器就花了五百塊時,馮曄也有點咋舌。
兼作其他漁具很燒錢,他其實是知道的。
但是,在冬天的時候,拖網的收益大減,又不得不如此。
而且,沒有機器是真的不行,就10張粘網,昨天他和阿燦都累得半死。
更何況又加了50張。
不過,機器畢竟不像粘網那樣是消耗品,能夠用很久。
而且,等他們的大船到手了,不需要了之後,還可以賣給彆人。
所以,長遠來看還是劃算的。
現在的漁民大多都很能吃苦,用機器的很少,都是舍不得錢,寧願自己辛苦一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