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二處的工作範圍,一半是為省委常委、副省長劉麗英服務的,一半是為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李興國和副省長周建華服務的。辦理這些副省長負責和分管工作方麵的公文,負責有關會議的組織工作,督促有關事項落實。
副省長的分工,沒有放在一個秘書處裡。但各個秘書處的工作範圍基本上是固定的。
這些文件,每一個副省長都有一份,等沈浩批閱完了,胡正陽再去送給為這幾個副省長服務的那些副秘書長批閱。
每個副省長配備了一個副秘書長,為副省長的政務工作做好服務。
在副秘書長批閱好後,按照文件的報送程序,再交給每個副省長的秘書,讓他們去呈送給那些副省長。
這個送閱文件的工作,也可以交給譚文去辦。
但他沒有把譚文真正當做二處的秘書,隨時等譚文無法信任這秘書工作,就請求把他調離二處。
譚文拿著文件認認真真的閱讀,不是為了學習,也不是為了領會。
而是為了以後寫公文的需要。
這些報告材料,往往都是和以往的相似。
新一年的報告材料,在前一年的材料上翻新一下數據和措施等內容,其他的內容基本上相似。
畢竟這政府工作年年都是相同的,就是如何把相同的工作乾得更好。
那麼他們這些秘書在給領導寫會議報告材料時,就是如何構思出新穎的工作思路和舉措,來體現省委省政府新的工作方針。
秘書們往往就會為了這些工作思路如何創新左思右想、絞儘腦汁。
把工作思路和舉措想出來了,那報告材料寫起來就水到渠成了。
可所有的工作思路的創新,那都要根據領導的思維模式走。要去領會領導的思維,不能超出領導的思維去創新。
要不然,領導感覺不妥,那就會被否認。
譚文看了一個來鐘頭公文,接了幾個電話,都很熟練的做好了記錄。
胡正陽回來了,譚文馬上報告著:“胡處,來了幾個電話,我都記錄好了。”
“您看看。”
胡正陽把批閱好的文件,拿了一份放在張莉莉的辦公桌上。
再走到自己辦公桌前,拿起了電話記錄打開來看一下。
這讓他沒想到,譚文的鋼筆字寫的非常好看,既端正,又蒼勁有力。
不由暗驚了一下,這完全不是一個年輕人能達到的書法水平啊,最少需要二十年的功底和悟性啊。
他從二十歲開始練鋼筆字,練了十五年了,那都達不到這鋼筆字一半的水平呢。
他就想到,自己帶譚文去辦報到手續時,沒有去看他填寫表格,也沒有看他的簽字,就沒有注意譚文的字寫的怎麼樣。
人事處的副處長看了譚文的鋼筆字後,卻沒有誇讚出來,他根本就不知道。
現在,他震驚了一會,卻沒有誇讚譚文,就像見慣了譚文的鋼筆字一樣平靜,把電話內容看了一遍,就把筆記本合起來。
然後,拿著另外兩份文件,去送給另外兩個副省長的秘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