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引著華佗來到內室,請他落座,親自斟茶。
“不知先生怎麼來江夏了,所為何事?”
華佗啜了一口茶,笑道:“大帥可還記得,那日在營中,咱們曾討論創建一個醫學堂的設想?”
陳翊聞言,不由地眼前一亮。
“哦?莫非”
華佗會意點頭:“不錯。老夫這段時間,對大帥當日所言的醫理,可謂茶不思,飯不想。”
“若是能開一個醫學堂,傳承這些學問,實乃天下之幸啊!這不實在憋不住了,就先過來了。”
陳翊大喜過望,連連稱善。
“好!好!有華神醫坐鎮,我那醫學堂,必能吸引大批學子!”
他當即吩咐親兵:“去,命人擇一寬敞之地,為我造一醫學堂!”
“同時,再遴選一批聰穎俊秀,讓他們入學。”
“大帥之恩,華某沒齒難忘!”華佗激動地躬身行禮。
陳翊看著華佗激動的模樣,心中也不禁感慨萬千。
自己雖是穿越而來,卻也深知醫者仁心的可貴。
若是有朝一日,這醫學堂能造就一批良醫,為百姓解除病痛,那便是天大的功德啊。
“華神醫客氣了。能請得先生坐鎮,實乃江夏之幸,百姓之幸。”
陳翊拱手回禮道“屆時學堂建成,還望先生多多指教。”
“豈敢豈敢。”華佗連連擺手。
二人又寒暄幾句,這才告辭。
送走華佗,陳翊獨自踱步回到內室。
眼下雖然大戰在即,他卻絲毫不敢怠慢民生。
“嗯,江夏已經初具規模啊。”
陳翊若有所思,喃喃自語道。
他明白,百姓的支持,才是自己最大的底氣。
隻有贏得民心,才能讓根基愈發牢固。
想到這裡,陳翊當即喚來親兵,吩咐道
“去,給我備車,咱們去城中走走。”
“喏!”親兵領命而去。
不多時,一輛不起眼的馬車,便悄然駛出了府邸。
陳翊準備微服私訪,沿街而走。
隻見兩旁店鋪林立,生意興隆。
“這位小哥,要不要買點我們江夏的土特產啊?”
一個賣瓷器的老板熱情地招呼著陳翊。
陳翊走近一瞧,隻見那瓷器做工精湛,釉色瑩潤。
“這手藝不錯啊。”他由衷讚歎道。
“那是!托了陳大帥的福,咱們做生意的日子越來越好嘍。”
老板樂嗬嗬地說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他又在街上閒逛了一會兒,又來到了江邊。
隻見河道兩岸,農人們正在辛勤勞作。
陳翊上前攀談,問道“大叔,今年的收成如何啊?”
“托陳大帥的福,今年雨水正好,禾苗長勢喜人得很哩。”
老農抹了抹額頭的汗,笑著回答。
“是啊是啊,陳大帥為咱百姓謀福利,擴建水利,要不然哪能有這好收成?”
旁邊一個農婦也附和道。
陳翊聽著眾人對自己的稱讚,心中寬慰不已。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這才是自己最大的心願啊。
告彆眾人,陳翊又遊覽了一番城中的大街小巷。
處處呈現出一片祥和安康的景象,百姓們的笑臉,如陽光一般明媚。
“看來前期的努力,沒有白費啊。”陳翊喃喃自語。
太陽漸漸西沉,他這才戀戀不舍地踏上歸途。
回到府中,一名親兵快步走來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