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軍帳內。
眾人齊聚一堂,各個神情凝重。
陳翊端坐在首位,掃視著在場眾將。
“諸位,眼下西涼與公孫瓚狼狽為奸,意圖吞並我江東之地。”
“這是我大漢江山,安危係於此役的存亡之戰。我們務必要未雨綢繆,嚴陣以待!”
他言辭鏗鏘,擲地有聲。
眾將聞言,紛紛躬身應是。
“主公英明!末將等願為主公效死!”
郭嘉也從容進言道“主公,依末將之見,當前當務之急,是要先發製人。”
“西涼與公孫瓚雖然已經結盟,但暗地裡必然還有間隙。”
“我們大可假意議和,實則離間他們的關係。一旦兩虎相鬥,我們就可坐收漁翁之利。”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妙啊!”陳翊也不禁眼前一亮。
郭嘉心思縝密,竟能想出如此高妙的計策,實在是讓人欽佩。
其他眾將也紛紛稱讚,拜服不已。
“奉孝高見,在下甘拜下風!”
“有奉孝這般謀臣輔佐,主公真乃我之幸啊!”
陳翊也是連連點頭,滿意地說道“奉孝之策,可謂出神入化。本將軍就依你所言,定要讓那公孫瓚有來無回!”
郭嘉聞言,謙遜地躬身道“主公謬讚了。不過是為主公排憂解難罷了。”
陳翊哈哈一笑,親自扶起郭嘉。
“好說,好說。你我本就同心,何必客氣?”
他又看向諸葛亮,問道“孔明以為然否?”
諸葛亮沉吟片刻,從容道“主公,末將以為,單憑離間計,恐怕還不足以根除後患。”
“依末將之見,當前還需多方布置,全麵備戰。”
陳翊聞言,連連頷首。
“說得極是。孔明高見,我記下了。”
他隨即下令,著各部加緊訓練,務必要在最短時間內,將戰鬥力提升到巔峰。
“若有誰敢來犯,我們就殺他個片甲不留!”
眾將聞言,個個鬥誌昂揚。
“喏!”
陳翊凝視著案上的兵書,思緒飄忽。
自從擊敗了曹操、袁紹,奪取了大片疆土,他的手下可謂人才濟濟。
然而此時,公孫瓚和西涼王的勾結,卻如利劍,時刻懸在頭頂。
“若是西涼真要來爭奪地盤,該當如何?”
他喃喃自語,焦慮之情溢於言表。
忽然,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
來人正是郭嘉。
他快步走入,見陳翊愁容滿麵,忙上前勸慰。
“主公何須煩惱?以主公之能,必能化險為夷。”
陳翊聞言,抬頭望向郭嘉。
“奉孝,你說的輕巧。西涼距我千裡,若是貿然進犯,我軍腹背受敵,豈不危矣?”
他歎了口氣,搖了搖頭。
“更何況,還有那公孫瓚虎視眈眈。他與西涼裡應外合,實非等閒之輩啊。”
郭嘉聞言,卻是笑了。
“主公大可不必如此憂心。”
他從容道“西涼雖然聲勢浩大,但離我甚遠。若要進犯,必定要經過險峻山道,連綿沙漠。”
“而那公孫瓚,雖然兵強馬壯,卻也需防備後方。若無西涼接應,他還能翻起什麼大浪?”
陳翊聽罷,不禁眼前一亮。
“奉孝此言有理。你是說,當前西涼尚未動靜,我們還有喘息之機?”
郭嘉點了點頭。
“不錯。再者,眼下曹操、袁紹新敗,正自顧不暇。這正是我們鞏固根基,積蓄力量的大好時機。”
陳翊聞言,頓時豁然開朗。
“好,就依你所言。我這就下令,讓軍中將士加緊訓練,為將來的大戰做準備。”
他霍然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帳外。
郭嘉望著陳翊遠去的背影,嘴角泛起一絲微笑。
主公果然雄才大略,能聽進諫言,這是多麼可貴的品質啊。
有這樣的明主,自己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他正要隨陳翊而去,忽然卻瞥見案上,壓著一方素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