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想要男孫,她無奈,但也能理解。
畢竟某些觀念根深蒂固,小城市農村鄉下到處都有這種現象。
加上丈夫不作為,所以這些年來蘇曉晴都默默的承受著謝豔華對她的不公。
直到現在。
江辰竟然也看到了這個問題,甚至很好的去處理。
昨天瑤瑤確實說了一嘴,說上樓時奶奶念了句膝蓋有點疼。
沒想到就這麼一句江辰聽進去了。
難怪昨晚上他說要留一百塊錢買東西,原來都買了這些。
江辰很清楚的知道有些道理是講不通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在家講道理講不通時很容易就演變成吵架,甚至是乾架。
畢竟在一個家庭裡,每一代人、每一個人,思想、經曆、以及所扮演的角色都不一樣。
怎麼能苛求每個人想的都一樣了!
其實大道理就不適用在家庭中。
想要家庭和樂,需要的是互相理解,用愛去包容。
所以江辰采用潛移默化的法子,慢慢的去影響,去改變……
這個男人一如她最初所認識的,他其實很聰明也很優秀!
前提是他得有心!
……
江辰原本還以為經過張主任這麼一鬨後,應該不會再有人來找他看事了。
他也沒想和醫院主任鬨僵。
可結果卻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一開始護士們是收斂了些,沒再來找江辰,暗地裡討論的聲音也少了些。
但不知道為啥,江辰會看事這件事還是在整個醫院傳開了,特彆是在住院部。
這麼一來,住院部有些患者將信將疑,閒著無聊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跑來找江辰。
隨便聊幾句後,就對江辰佩服的五體投地,自然想詳細的多問問。
江辰一開始還推脫下,說醫院不讓他看了。
但患者一旦信了就堅持要看,還說這事醫院管不著。
於是客戶又這麼多了起來。
輕症的患者基本問感情事業居多。這種照平常來回答就行。
就是有些患者在醫院本就住了好長一段時間,能不能治好還不確定,這種患者就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病情結果。
能治好的江辰自然會告訴他,大概幾時有希望治愈,幾時會出院。
得到肯定答複的患者,心裡有了盼頭,給錢自然給的也痛快。
隻是也有那種治不好的,江辰就隻能含糊其辭,讓他們好好珍惜當下,權當聊聊天。
自然,這種錢一開始就不會收他的。
錢都沒收,來看事的患者就算問不出結果,也不能怎樣。
而這期間張誌龍再也沒來找過他,其他醫生護士見張誌龍不再管這事,之前本就有想法的,也都再次安排時間來找江辰。
原本蘇曉晴計劃著江辰住十五天院,她捐腎的恢複的快些就隻住十天,省點錢,想著恢複的差不多就回家去休息。
這會因著在醫院的客源還不錯,夫妻倆又多住了五天。
手術後二十天,兩夫妻這才安排出院。
出院當天好些人來送他們。
“江先生你要出院啦,上次忘記加微信了,加一下,以後有問題再找你。”
“對對,江先生,我這裡還有一個遠房表舅想加你,你通過下,他這兩天來不及趕過來。”
“江先生住哪,等我出院了再去拜訪您……”
有患者也有護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