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納的製片突然道:“我其實也很欣賞chan剛剛的表演,不過對於小醜的話,DC漫畫發展這麼多年,它的形象早已經在很多人心中根深蒂固了!”
“我們給他加一些故事,雖然增加了真實性,恐怕也損失了一些小醜的精神元素,你覺得呢?”
“當然,我不是說chan的表演不好!”
“相反,他真的很棒,不是麼?”
華納這邊其實還是很傾向於陳愈來飾演這個小醜,但就是對角色方麵,產生了一些分歧。
“你認為什麼是小醜的精神元素?”
諾蘭理解對方的意思,腦海中突然有了想象:“電影本來就是漫畫的升華,從書本走到現實世界,我倒是覺得chan的這個想法非常不錯,給小醜增加了一些故事色彩,對小醜的詮釋,隻會更加深入而徹底!”
“我們的想法,不應該固化和僵硬,電影是靈活的藝術品,如果原樣照搬,直接把漫畫裡的小醜,套過來原封不動用在電影之中,那還有什麼電影藝術可言?”
“藝術的偉大之處,不就在於創造嗎?”
諾蘭這番話說完,他內心基本上已經做出了決定。
“或許你是對的,但這樣的嘗試風險很大!”
“我願意做這方麵的嘗試!”
諾蘭是個膽子比較大的導演,而且《黑暗騎士》的改編都在他手裡,看完剛剛陳愈的試鏡,他突然內心中,對小醜有了更多的一些素材。
這個角色,陳愈如果來演的話,應該可以擦出很美妙的火花。
“夥計們,我想我要改變主意了!”
“讓一個華夏人來演這個角色,幾位同意嗎?”
華納和傳奇當然沒意見。
他們拍電影可不是為了藝術,如果賺不到錢,電影再好又有什麼用?
巨頭都是很現實的。
投資這麼大,2.5億美金要是隻為了拍一部藝術片,他們完全可以拍彆的類型,而不是蝙蝠俠這個IP!
說到底,票房才是王道。
哪怕這部電影口碑崩盤,評分3分,如果票房有十幾億,續集華納肯定會繼續再上。
六巨頭其實就屬華納最沒有尿性,大不了就重啟嘛。
又不是沒重啟過。
蝙蝠俠來來回回拍了這麼多部,口碑崩盤了大不了重頭再來。
藝術?
錢對於華納才是王道。
而陳愈現在對比起希斯·萊傑,光一個亞洲市場就吊打了,更彆說在好萊塢本土,萊傑的票房號召力目前幾乎為零。
《斷背山》隻是帶給他人氣的提升,而不是票房。
反倒是陳愈,可能比他還多一些。
至於黃種人演小醜……這確實是有很大影響和爭議。
在電影還沒出來之前,小醜的粉絲肯定會出來抵製。
但話題越大,也是一柄雙刃劍。
用得好,那就是票房增長的利器。
用不好,看電影上映後的票房再說。
總之,陳愈、諾蘭兩人可能會比華納承受的壓力更大。
這一波華納隻出了IP,錢是傳奇出的,導演也是他找的,華納就是一個甩手掌櫃。
虧了與他無關,賺了他也大賺。
傳奇有一定風險,但諾蘭對電影的把控、陳愈對小醜的飾演,這才是這部電影最難的兩個地方。
如果這2點都完成的很好,那恭喜《黑暗騎士》,肯定會成為一部曆史級的影片,諾蘭一片封神,陳愈也將徹底立足好萊塢,脫去他身上黃種人的某種束縛。
這部電影從選角陳愈的這一刻起,注定將走上一條充滿話題和爭議的道路。
“那就這麼決定吧!”
“chan,飾演小醜!”
諾蘭在沉思了良久後,最終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如果陳愈真能飾演出剛剛第三輪的那個小醜,諾蘭相信,這部電影所有喜愛小醜的觀眾,一定會被他得表演所打動。
而最關鍵的是,諾蘭不準備讓陳愈的真麵目在大屏幕上露出。
顏料的“麵具”,將伴隨他整部電影。
也就是說,陳愈在整部電影之中,將一直頂著小醜麵具。
這也算是諾蘭最大的一個妥協之處,因為他黃種人的麵容,可能確實看起來讓北美觀眾違和。
但有了“麵具”,這一切就沒有任何問題了,隻有陳愈的加分表演。
而前世的希斯·萊傑,其實在《黑暗騎士》之中,也沒出現過真麵目。
一直以“顏料小醜”示人。
很多觀眾其實看完這部電影,在看到希斯·萊傑的真正長相時,壓根沒法把小醜跟他本人所結合起來。
因為實在是太不一樣了。
陳愈也壓根沒想著,《黑暗騎士》裡麵他可以露出真容。
他的所有野心,其實是在《小醜》這部獨立電影之上。
《黑暗騎士》是他讓北美觀眾認可他小醜的開始,《小醜》才是他徹底爆發。
隻要《黑暗騎士》他的小醜成功,那《小醜》絕對是他北美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沒有之一。
這才是陳愈真正的一個打算。
這一點,恐怕就連諾蘭本人都不清楚,因為這世界上,現在還沒有《小醜》的劇本。
這是陳愈這個重生者,留給自己導演生涯反攻北美的禮物。
這中間的計劃,最起碼有好幾部。
《黑暗騎士》小醜的成功,《少年的你》他擔任導演一炮而紅,之後可能再來一部《布達佩斯》打向國際,最後的《小醜》,將徹底轟炸全球電影市場。
到了那時,陳愈最佳的一個打算,就是他導演和演員的生涯,應該會雙雙進入到他重生後,最為巔峰的時刻。
所以,小醜這個角色,對於陳愈來說,才會這般的看重!
選不上也就罷了。
選上了,那後續的一係列打算,就可以全部走上日程。
奧斯卡最佳導演,將不再是陳愈的一個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