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了無數的身影,與他們第一次坐火車時的情形相同。
三人的視線停留在窗外。
吱呀——
包房門被人拉開之時,幾個帶著槍的士兵出現在眼前。
三人的視線在窗外遊回房間內。
目光之中帶著意味不明的含義。
“各位好,我們剛剛正聊起你們。”
“請出示證件。”
陳愈的手放在餐桌下麵,在看到幾位士兵之時雙手就已經交織在一起。
這個小動作在鏡頭內完美顯現。
傑瑞米·道森簡直要拍手叫好,不愧是大滿貫影帝,一舉一動之間都能完美詮釋他的情緒。
緊張的抿唇。
手上的動作竟也有些顫抖。
陳愈的目光落在了拉爾夫·費因斯的身上,帶著些許的失措。
眼見著兩個人都快速掏出自己的證明。
陳愈咽了咽口水。
將手伸進了衣服裡,準備在口袋裡拿出他的移民工作簽證。
這一段戲陳愈表達的相當細膩。
他在火車停在荒郊野外之時,便已經表現的心事重重。
隨後門被拉開的瞬間,他的手就已經交纏在一起。
之後的眼神更是融合在一起。
“你是我們第一個正式見麵的行刑隊軍官。”
“你好嗎?”
拉爾夫·費因斯與麵前的士兵打了招呼。
後者輕蔑的打量了一眼,完全沒有要理會的意思。
隨手將手裡的身份證明丟給了拉爾夫·費因斯。
在看了劉一菲的證件之後,伸手接過了陳愈手裡的簽證。
眉頭蹙起的瞬間,拉爾夫·費因斯急忙解釋。
“這是移民三等工作簽證。”
“親愛的,你可以看這個。”
在錢包裡取出特彆旅行許可,眼前的士兵卻隻是將它撕碎。
拉爾夫·費因斯的眼神發生了變化。
鏡頭並未捕捉的同時,陳愈也在暗暗觀察。
很好——
確實有了很大的改變。
“到外麵來。”
“不。”
陳愈微微起身,在拉爾夫·費因斯堅定的目光下再度坐了回去。
“我向你保證,你要是敢動他一根汗毛。”
“我一定會讓你屁滾尿流。”
陳愈和劉一菲的表情變得無比震驚,瞪大的眼睛明顯昭示著陳愈此時的心情。
“把你綁在柵欄上,吊到日落西山。”
拉爾夫·費因斯的目光逐漸凶狠。
帶著些許喝退的氣勢。
這就是布達佩斯大飯店最有權勢的人,他本該如此。
“……”
那士兵平靜的看著眼前的拉爾夫·費因斯。
至於陳愈,已經有些呼吸不暢。
他的胸口快速的起伏,恐懼已經完全宣泄。
砰砰砰。
槍杆子砸在陳愈的頭上之時,拉爾夫·費因斯徹底的暴怒。
“你這低賤的麻子臉法西斯主義王八蛋。”
“哢——”
全場歡呼。
在氣氛這方麵,外國人要更加的熱烈。
劇組裡所有的人都在鼓掌歡呼。
“拍的太好了。”
“拉爾夫,你總算是拿出了自己真正的實力。”
阿德裡安·布洛迪抱住了麵前的拉爾夫·費因斯。
要知道,就在上午拉爾夫·費因斯還麵臨著極度的崩潰。
至於剛剛的那場戲,簡直是出神入化。
在場的人紛紛鼓起了掌。
麵對著眾人的叫好,拉爾夫·費因斯的心結總算打開。
他明白了關鍵所在。
與自己的心魔做了對抗。
拉爾夫·費因斯來到了陳愈的麵前,後者正在處理著頭上的血包。
“chan。”
“我感謝你,謝謝你打開了我的心結。”
“總算不會渾渾噩噩下去。”
拉爾夫·費因斯對著陳愈深深鞠了一躬。
他知曉,其他人的狀態不佳,其實都是跟他差不多的問題。
大家都太想在陳愈的麵前證明自己。
往往越是這樣,越是會適得其反。
“Crystal,你剛剛的眼神戲真的超絕。”
“尤其是這個胎記,在你的臉上就像是一朵美麗的花兒。”
蒂爾達·斯文頓的話讓劉一菲有些驚喜。
這場戲對她來說不過就是露個麵。
完全沒有任何的台詞,以及考驗演技的片段。
可是能夠得到彆人的誇讚,實在是讓人開心。
“Thankyou。”
“你的表現也很棒。”
劉一菲轉頭看向了陳愈,眼裡的傲嬌尤為明顯。
至於大家都再度轉向陳愈。
沒有一句台詞,卻硬生生把恐懼和依賴和無助感體現到了骨子裡。
至於第二場,那種警覺和無力感更是讓人共情。
尤其是古斯塔夫先生在與士兵發生衝突之時,在發現自己的勸阻無法改變任何事情,他的情緒從無助轉變成了麻木。
完成了情緒的最終形態。
“這絕對是一場酣暢淋漓的表演。”
“我相信《布達佩斯大飯店》一定可以成為電影節最耀眼的那幕光輝!”
身邊的人都在儘情的歡呼。
這一次他算是踩到了點子上。
今日的戲份已經拍完,陳愈拒絕了拉爾夫·費因斯的邀請。
總算是解除了一塊心病。
他該是鬆口氣的時刻,再者說明天有劉一菲的重要戲份,無論如何不能夠影響休息。
隻有保持良好的狀態,才能夠完美演繹。
酒店裡。
劉一菲已經洗好了澡,完全癱在床上。
今天這一天過的實在是充實,隨著陳愈在浴室走出來之時,劉一菲在床上爬了起來。
“老公,我有點好奇。”
陳愈大概能夠想到劉一菲的想法。
“你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一天的時間,整個劇組的效率都高了很多,我覺得他們後麵的戲份狀態都好起來了。”
隨著劉一菲的動作,身上的浴袍滑了下來。
露出了圓潤滑膩的香肩。
陳愈走了過去,將麵前的人攬在了懷裡。
其實這個問題是很好回答的。
“好萊塢國際巨星大多名聲在外,他們向來注重外界對他們的評價。”
“至於這一次——”
“兩國演員合作的影片,他們自然是怕被我給比下去。”
“所以說卯足了勁兒想要碾壓我。”
“這樣一來,便有了心理包袱。”
陳愈頓了片刻,隨後再度看向了麵前的劉一菲。
像是怕她不理解。
陳愈再度舉了個例子。
“就像是你拿了影後,在接下來的作品當中自然也會有壓力。”
“萬一演砸了會怎麼辦?”
“萬一播出的效果與之前差彆太大。”
“這種情況跟他們的心理是一樣的,隻不過他們在麵對著對手遊刃有餘之時,相反隻會越發的給自己施壓。”
“就形成了今日的閉環。”
陳愈這樣說可以說是簡單明了。
結合到自己的身上,劉一菲自然能夠理解這種心情。
眼前的人若有所思。
不得不說,正如同陳愈所說的那樣。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
但是,誰能有明白呢?
不然,為什麼老祖宗會有那麼一句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那你呢——”
劉一菲的聲音再度響起,眼底升起了求知欲。
“你這麼年輕就成了大滿貫影帝!”
“為什麼沒有這種包袱?完全看不出有偶像包袱?”
在拍攝這部電影初期,其實劉一菲就產生了這種極大的好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