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算是給你們兩個盼回來了。”
陳培棟接過陳愈和劉一菲的行李箱,這一年兩個孩子待在家裡的時間少之又少。
過年了,總算是可以休息休息。
沈小琴和劉曉麗早已經準備好了晚餐,此刻一大家子聚在了一起,當真是其樂融融。
“陳愈,這杯阿姨敬你。”
“這一年茜茜跟著你成長了不少。”
“作為她的母親,我真的很感謝你。”
劉曉麗的話一出,陳愈急忙舉杯。
這話說的實在是要折煞他了。
劉一菲與他算得上是共同進步,即便是沒有他,其實天仙在後世的影響力同樣是毋庸置疑。
成名隻不過是早晚的事情。
“阿姨,你彆這麼說。”
“一菲能夠有這樣的成就,是她自己的努力。”
陳愈這樣說著,目光落在了劉一菲的身上。
後者明顯有些若有所思。
實際上,劉一菲不能否認的是,她的成功有90%都是來自於陳愈。
尤其是今年。
《少年的你》通殺全球,拿下各種影後,沒陳愈肯定不行。
這一點,彆說劉一菲,其實劉曉麗也是門清。
所以,她才會對陳愈說這番話。
“好啦好啦,親家母~~~”
“孩子們好不容易回來,咱們不說那些煽情的話。”
“開開心心的最重要。”
沈小琴將劉曉麗拉坐回了位置。
同為母親,她當然能夠感受到劉曉麗的心情。
這兩個孩子在一起,最主要的是幸福就好。
至於其他的事情,不必過多的去乾涉。
“來,一菲,叔叔敬你!”
“就是你們這個婚——”
“爸!”
陳愈直接出聲,把催婚的念頭直接掐滅在了搖籃之中。
一旁的沈小琴也是給了陳培棟一肘子,真的是哪壺不提開哪壺,這兩個人結婚還用你催?
要催也是我來?
還有沒有點家庭弟位的上下級是非觀念了?
“……”
陳培棟趕忙擺手:“行行行,不說,不說!”
說著,還嘀咕了一句:“這還不是替你問的?”
“要你問?我沒嘴是嗎?”
沈小琴還真就想緩和一下,問問他們,這下子全白瞎了不是?
太過直接。
一點都不知道迂回,把沈小琴的問詢計劃全部打亂了不說,催婚又要等下次了。
兩口子那眉來眼去的樣子,把劉曉麗看的笑死,她當然知道老陳夫妻打的什麼心眼,不過她倒是不急,隻要劉一菲和陳愈每次一起回來,在她眼前晃悠就是對她最大的安慰了。
而陳愈和劉一菲則是隻當沒聽到沒看過,自顧自吃飯和聊天,可把沈小琴和陳培棟鬱悶壞了。
這兒子的婚事,確實是他們急需要處理的事情啊!
可開口的時機顯然很重要,這次鐵定是不行的了……有時候,沈小琴比粉絲和記者都還要著急,每次見到催婚的新聞,她也是第一時間在手機上打開的。
這頓團圓飯吃的是眾人八百個心眼子,幸好氣氛還是很融洽的。
第二天。
陳愈起了個大早,沈小琴正在廚房裡做早飯,看著自家兒子不由得愣了片刻。
“臭小子,起這麼早做什麼?”
“好不容易休息,怎麼不多睡一會。”
這都馬上春節了。
沈小琴想當然的認為,春節之前都是休息時間。
“我要去公司一趟。”
“還有些事情需要我去處理。”
“怎麼回來了也不在家待兩天?”
望著自家兒子風塵仆仆的身影,沈小琴不禁有些惆悵。
成名的代價就是聚少離多。
每一次都隻能看到他匆匆離開。
即便是在家的時候,同樣是將自己鎖在房間。
陳愈倒是並沒有想那麼多,因為他還年輕,等過幾年帶著老婆孩子,在家陪父母它不香嗎?
現在的拚命不就是為了過幾年的徹底躺平?
這般想著,他直接開車趕往了公司。
地震防護加固已經開始搭建。
陳愈的動作快的很,既然已經說出來就必須要做到。
再者說。
防震工作刻不容緩。
無論如何,他都要儘快實施他的計劃。
他可以等得起,可是天災等不起。
既然他重活一世,就一定要讓前世的悲劇壓到最低。
至於這件事情,陳愈全權自己負責盯著,辦事交差交給了楊鷺,順便還跟唐山那邊一起合作成立了一個督查小組。
不僅要每日彙報,還要拍照、材料款項明細等等都給他看。
這樣做,主要就是為了防止過程當中出現任何的紕漏。
稍微貪墨點沒事,主要防止豆腐渣工程。
你可以貪,但不能不做事,睜隻眼閉隻眼肯定沒錯,可不能閉的太過,這也是一直以來陳愈的為人處世之道。
楊鷺這時,也正好拿著資料和審批文件來到了辦公室。
“愈哥。”
“我們已經與政府取得溝通,這一次的抗震等級提升至特級。”
“規劃局副局長已經按照標準審批。”
“這是核心加固材料的詳情報告。”
楊鷺將手裡的文件放在了陳愈的麵前,後者直接翻開查閱。
“現在差的是阻尼器。”
“這個減震裝置需要進口,可能會耽誤工期。”
“不過我們選擇的都是特級的。”
楊鷺一邊彙報,一邊將審批的文件攤開。
“這一次各部門都十分配合。”
“住建局和城管局的批文下的很快,地震帶附近的局麵也挺配合!”
免費裝修,麻煩是麻煩了點,但屬於統一規劃。
陳愈點了點頭,認真翻閱著:“鷺哥你辦事我還是很放心的!”
“彆的拋開不談,加固後必須要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前一世的悲劇絕對不能再重演。
陳愈的目光逐漸失神。
種種慘境還曆曆在目,他勢必要阻止悲劇的發生。
實際上。
選擇舉辦新聞發布會。
第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讓大家對防震有一個認識。
第二個原因,同樣是為了起到監督作用。
防震的消息已經發布。
眾目睽睽之下,自然不會再有人以次充好。
亦或者是彆的想法。
為了這件事情,陳愈還請了專門的團隊,負責跟政府進行對接。
準確來說。
為了這件事情,陳愈可謂是麵麵俱到。
無論是哪個環節,他都要求做到最好。
寧願背負罵名,有些事也必須去做。
“哦,還有就是今年的一個財務狀況!”
年底了。
分紅收益和業績都已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