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財走在街道上,懷中揣著一包銀子。
李財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反應,趙峰他們的就像是腦子裡有病一樣,一驚一乍的。
李三娃雙手環抱在腰間,將腰間的銀子死死的摟著,就像是賊一樣,不停的在每個行人身上打量。
若是人家朝著李三娃這邊過來,他就停住腳步,堅持到彆人離開才走。
回到家後,李財沒有什麼反應,李三娃他們身上的衣服都已經被汗水打濕了。
回到家,李財將這些銀子放在臥室當中。
周燕燕也早已經做好了晚飯,李財和自己的女兒李萍玩了一會,吃過晚飯後,李財回到了臥室裡。
在收到這些銀子後,李財也就興奮了一小會兒,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畢竟以後賺到的銀子可要比這些多得多。
李財躺在床上,漸漸的進入了夢鄉。
在坤寧宮中,朱元璋和馬皇後對坐在床頭,還沒有睡覺。
馬皇後看著朱元璋,開口說道:“鏡靜今年也有十三周歲了吧?要是放在農家,估計都生孩子了,她可不能耽擱了,要早作打算啊!”
朱元璋聽起馬皇後說起鏡靜,忽然想起了李財。
朱元璋忽然一笑,嘴角上揚。
看著朱元璋這個樣子,馬皇後問道:“怎麼了?是不是已經有了打算?”
“有了,有打算,已經有合適的人選了!”朱元璋說道。
馬皇後眼睛一亮,追問:“誰啊?誰家的孩子?品德可正?”
朱元璋不慌不忙,說道:“你看李財這小子如何?”
馬皇後吃了一驚,“李財?你的意思是說,將鏡靜嫁給李財?”
看著馬皇後吃驚的樣子,朱元璋說道:“怎麼?不行啊?”
“不是不行,隻是李財的出身差了些,還結過婚帶著一個孩子!”馬皇後說道。
確實,雖然明朝的皇後和駙馬出身大多比較低,但在明初,這種例子還是比較少。
朱標的媳婦是常遇春的女兒,朱棣的媳婦是徐達的女兒,朱元璋的嫡長女嫁給了李善長的長子,如此看來,李財的出身確實有些差了。
“差什麼差?俺當初還隻是一個放牛娃,現在不也是大明皇帝?
再說了,李財那個小子也不差,水平還真的了得。等他明年科考考生狀元還真的很不錯,咱閨女嫁給李財,不委屈!”
朱元璋和其他的皇帝不一樣,對出身不看重。
有明一朝,皇後的人員絕大部分出身民間,就算是公主,也基本上都是下嫁。
明朝的公主雖然不會和親,但是過得也不怎麼好。
朱元璋和馬皇後說的鏡靜便是朱元璋的長女,也是朱元璋的嫡長女,母成穆貴妃孫氏,同母妹懷慶公主。比李財小八歲歲。
野史說,臨安公主是禿頭,可《明史》中卻沒有這樣的記載。
但是,不管是《明史》還是野史,都說臨安公主乃是傾國傾城的美人。
隻可惜,自古紅顏多搏命,洪武九年1376年),封臨安公主,下嫁韓國公李善長長子李祺,當時初定公主婚禮製度,先期賜駙馬冠誥並朝服,儀從甚盛,公主婚後生下二子,執婦道甚備。。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長因為胡惟庸案遭朱元璋連同其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並處死,李祺則因駙馬身份幸免於難,公主闔家被流放到江浦。
但是,以上皆是民間說法,隻是野史謠傳。
《明史》中對於臨安公主的記載很少,半張紙就能寫下。
《明史》中沒有說朱元璋處死了臨安公主,但是也並沒有說安慶公主以後的生活狀況,甚至連安慶公主的婚後情況都不曾說過。
公主諱鏡靜,太祖高皇帝長女,母後孝慈高皇後,生母成穆貴妃孫氏。生於庚子十月初七日,洪武九年丙辰十月十日冊封為臨安公主,下嫁駙馬都尉李祺。永樂十九年七月初二日薨,享年六十有二。長男李芳,次男李茂。以永樂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奉葬安德門外南山之原,謹誌。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傳第九》
臨安公主,洪武九年下嫁李祺,韓國公善長子也。是時始定公主婚禮,先期賜駙馬冠誥並朝服,儀從甚盛。主執婦道甚備。祺,功臣子,帝長婿,頗委任之。四方水旱,每命祺往振濟。二十三年,善長坐事死。祺前卒,主至永樂十九年薨。[3]
《明實錄·太宗實錄》永樂十九年)
秋七月……庚辰,臨安公主薨。訃聞,上輟視朝四日,賜祭,命有司治喪葬。公主,太祖高皇帝長女,母成穆貴妃孫氏,下嫁駙馬都尉李祺。薨年六十二。
朱元璋的重男輕女不僅體現在其他的事情上,更體現在了事情記錄上。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一點在朱元璋身上表現的淋漓儘致。
“那天李財給老八看病,當時鏡靜就在你身後,你是沒看到,李財看到鏡靜時,眼睛都直了。”朱元璋一想起那天李財的表情,就想笑。
馬皇後道:“既然如此的話,哪天將李財叫進宮來,好好問問!”
“不行,我還有考察一下李財的學問,還要對他多查看查看,看看他有沒有為大明做官,最起碼要等到明年的科考完才說。”
畢竟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