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學生問道“老師,雖然我們還沒有資格報考,但上一屆學生如果要報考,肯定要回來找老師您的,那他們怎麼辦呀?我哥哥昨天還是想找你補下英語課呢。”
這位同學一說,立刻就有好些同學應和。
我示意同學們安靜聽我說“首先呢,我很開心,因為有學生希望找我補課,是因為他們報考了英語專業,很多學生都報考了英語專業,證明我這些年的教學是成功的,很多學生都很喜歡英語,想要學習它,想要利用它去獲得更多的東西。關於補課這件事情呢,我會跟校長商議,如果確實有很多同學需要補課,我們可以安排時間統一補課,希望同學們能夠理解。如果家裡有親友有這樣的需求,可以讓他們去找校長報名。”
與此同時,我開始講述一個我第一節課就提起的故事。
一個關於統一的故事。
種花家的曆史源遠流長,在這片廣袤的大抵上,孕育了很多豐富多彩的古代文明,這些文明各具特色,展現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
比如距今七千至五千年前的分布在黃河中遊地區的仰韶文明,又比如興起於周代至春秋戰國時期以當今湖北地區為主要輻射地的荊楚文明,再比如曆史悠久的以川省盆地為中心的巴蜀文明,以及同樣興起於春秋戰國時期以太湖流域為中心包含如今的浙城在內地段,以水利、農業、手工業為基礎,發展了劍術、音樂、舞蹈等文化藝術的吳越文明。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文明,或者已經掩埋在了曆史的洪流之中。這些古代文明共同構建了種花家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了種花家民族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和悠久的曆史底蘊。
儘管這些文明都非常的璀璨,但終究都是異域的文明。
把這一切都變成我們的,是從一位有著極端強迫症的帝王說起。
在數千年前,種花家的大地從部落,發展成國家,國家經曆分封,變成了諸國,和歐洲諸國一樣,每個國家都有掌管一切的人。
原本種花家的國王是可以控製下屬的藩國的,但藩國力量強大,國王卻日漸衰弱,最終國王淪為傀儡,藩國逐漸依次成為世界霸主。
在一個非常偏遠環境惡劣的地方,存在著這樣一個國家,如巨龍蟄伏於華夏大地,蓄勢待發。它憑借堅韌不拔的意誌和雄心壯誌,曆經磨難,終鑄成一統天下之偉業。其法製嚴明,兵強馬壯,成為六國皆懼的虎狼之國。秦始皇承先祖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禦宇內,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震四海,開創了中國曆史上首個封建王朝,鑄就了千秋偉業。
然而,這位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千古一帝在曆史上的評價卻十分糟糕,要怎麼形容呢?所有昏庸暴戾殘忍弑殺的形容詞放在他的身上,似乎都不怎麼出格。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數千年前,這位千古一帝掃滅六國,統一海內;始創帝製,加強中央統治;廢除分封製,改行郡縣製;書同文,車同軌,行同輪,統一文字、貨幣等。
這些政策,彆看隻有幾句話,確是種花家綿延了幾千年至今都還適用的核心。
首先,他的統一,給所有種花家的兔子們從骨血到靈魂都留下了統一的種子;其次,封建帝製綿延數千年,雖然如今已經被擯棄,但在當年,或者這數千年之中,早已先進於國外的奴隸製(中華文明沒有奴隸製,我們有奴隸的時代裡,奴隸的意義和國外的那些奴隸是不一樣的,所以即使有奴隸製,也是存在於很短的時間裡,周以前很多不確定,但從始皇至清朝滅亡,華夏都是封建帝製,不存在奴隸製度。)。而郡縣製,在曆史中也有被數次更改過,但沒多久又被改了回來,最終到了現在,我們實行的還是郡縣製。
再說書同文、車同軌,行同輪,統一文字、貨幣。
這句話很明確了,就是統一,統一,統一,全部統一。
華夏每個時代使用的文字語言都是一樣的(古代的官話,現代的普通話),就連車輪、道路都要統一,使用的錢幣也必須統一。
時至今日,華夏依然如此,種花家依然如此。
始皇有過,但功蓋千秋,是絕對的千古一帝。
我緩緩的給同學們講述了一個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故事,曆史沒有普及的時代,即使有的同學知道的很多,聽說過秦始皇這個人物,但關於這個人物的故事,他的一生,他的榮辱,沒有多少人知道。
下課了,我給同學們鞠了個躬,感謝他們對我的喜愛,感謝他們認真的對待我的每一堂課。
我真的很喜歡秦始皇,他真的不知道自己有錯嗎?他真的不知道自己將會被人咒罵千年嗎?不,在他的時代,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做的究竟是對是錯,但他依然堅持了一切。
他尋找長生藥,是單純因為他想要長生嗎?我認為不是,他追求長生,隻是因為他的時間不夠完成他完整的帝國夢想。
他堅持的一切,是現在的人可以飛翔的翅膀。
即使被壓抑了數千年,到了現代,我們依然可以借著他留下來的風,飛翔。
飛翔。
喜歡世景如嫿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世景如嫿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