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育種之約;高山蔬菜
育種是一項很枯燥的工作,大多數時間都在和種子泥土打交道,引種丶試驗丶繁殖丶推廣……
不斷重複這個過程,很多人都忍受不了這份枯燥。
但也有很多人堅守著。
李殿榮搞油菜育種已有38載,其實他不是學育種的,他學的專業是土壤,和育種有很大的區彆。
47年前,他被分配到了三門峽庫區華陰農場。
當時華陰農場剛組建不到一年,土地荒蕪,雜草叢生,蚊蠅肆虐……
但條件是人創造的,沒有房子可以蓋,道路沒有自己修,土地不好可以改良。
那段時間,李殿榮是技術員,也是生產隊長,在一年年生產管理過程中,他大腦裡有了『種子研究』的影子。
乾了八九年生產隊長後,李殿榮實現了他的願望,被調往農場試驗站專門從事種子研究。
專業不對口,就把能找到的和育種有關的書籍都找來,一點一點的啃。
曆經十年,在80年代初,他攻克了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三係雜種優勢的難關,獨立育成了『秦油2號』。
讓我國在油菜雜優利用方麵一下躍居世界領先地位。
秦油2號經過推廣後,也連續多年播種麵積占國內油菜的四分之一。
但他沒有就此止步,經過15年努力,又培育出秦優7號。
一年又一年,他把最大的熱情都投放到了油菜育種上。
從一個年輕小夥熬成了耄耋老人,即使這樣,也喜歡常年上山下鄉,喜歡和農民打交道。
隻有回到土地裡,才能讓他感覺自己還年輕,才能讓他精神矍鑠。
現在他仿佛看到了同類,眼前的這幾個年輕人,也散發著他當年同樣的氣息,年輕,朝氣蓬勃……
天油係列毫無疑問是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品種。
培育出他的研究團隊卻不驕不躁,謙虛踏實,心裡想著的不是揚名,而是下一個目標。
李殿榮從田地裡走了出來,拍了拍畢強的肩膀後,踏上田埂。
畢強以為他要說點什麽激勵人心的話語,心裡還有些慚愧,畢竟在天油6號的培育上,天禾科學院並沒有出多大力,但這個成果卻掛在天禾科學院的名頭上。
所以他們才會有新目標,天油的開始和他們沒關係,把這個品種做成一個係列就成了他們的使命。
他看著李殿榮,這個老頭說話語調低緩,對聆聽者很友好,也因此他不介意再上一堂教育課。
其他人也是如此。
雜交油菜之父的名頭還是很好使的。
然而,站在田埂上的李殿榮這一刻卻發出了挑戰。
「既然要攀登新目標,不如比一比?」
「比?」
看著滿頭白發,已經73歲的李殿榮,天禾的一眾三十來歲的育種員都有些錯愕。
欺負老年人算什麽英雄開發大西北從種子開始(野生的冰糖葫蘆)最新章節手機訪問:https://m.101nove.com/wapbook104667/49439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