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言的話音一落。
新歌,古風戲腔——赤伶,算是第一次正式亮相於這個文娛盛世!
僅僅是聽到這個名字,就瞬間在眾人心中激起了千層浪花,震住了在場的許多人。
其中包括戲曲協會評審團的五大音樂戲曲專家。
戲曲協會會長曹中邢原本還端著一副怡然自得的表情,聽到“赤伶”這個名字時,眼神中閃過一絲訝異。
隨即他眉頭微微皺起,陷入了沉思,仿佛這個名字勾起了他過往歲月中那些與戲曲相關的深刻記憶。
五大戲曲專家們的反應各不相同。
一位年長的專家先是一愣,隨後眼睛發亮,不住地點頭,嘴裡念叨著:
“妙啊,妙啊!”
另一位專家則雙手抱在胸前,緊閉雙唇,目光深邃,似乎在努力揣摩這個名字所蘊含的深意。
還有一位專家激動得身子前傾,臉上滿是興奮的神色,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這首歌的內容。
助理小趙原本在時刻關注著會長的思路,聽到這個名字後,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仿佛這個名字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未知精彩的大門。
而被罰站在角落裡的副會長賀丞年,原本正心不在焉地偷瞄著周圍,想著自己的尷尬處境,此刻也被這個名字吸引了全部注意力,臉上的愁容瞬間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專注和思索的神情。
要知道,
“伶”這個字,在古代有著特殊的含義。
伶人,他們是一群獨特的存在。
他們以表演為生,憑借著歌舞、戲曲等技藝,在舞台上綻放著屬於自己的光芒。
然而,伶人的身份往往充滿了艱辛與無奈。
他們中的大多數出身貧寒,為了能夠謀得一份生計,不得不投身於演藝行業。
自幼起,他們便接受著極為嚴格的訓練,無論是嚴寒的冬日,還是酷熱的盛夏,訓練都不曾有過片刻的停歇。
他們的技藝需要經過長年累月的磨練,方能達到精湛的水平。
在傳承方麵,伶人通常有著師徒相傳的傳統。
師傅會將自己的畢生所學,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
而徒弟則懷著敬畏之心,刻苦學習,隻為繼承師傅的衣缽。
這種傳承,不僅僅是技藝的傳遞,更是一種精神的延續。
在場的幾大專家,戲曲協會會長曹中邢,助理小趙,副會長賀丞年畢竟都是戲曲行業的人,或多或少都懷著一顆真正的戲曲心。
“赤伶”這個名字,仿佛有一種魔力!
讓他們都感同身受,勾起了他們內心深處對戲曲的熱愛、對伶人命運的感慨,以及對傳統戲曲傳承與發展的深深思考。
歌名能用到“伶”這個名字,儘管具體的曲譜內容和歌詞尚不清楚,但僅僅是這個名字,就已然符合了他們心裡的預期。
他們的心中不禁多了幾分期待,好奇地揣測著這首歌究竟會是怎樣的一番韻味。
在這間寬闊的副會長辦公室裡。
眾人還沉浸在對歌名的琢磨之中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