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鄂陵湖畔宛如一位羞澀的少女,被一層薄薄的霧氣輕輕籠罩,仿佛給她披上了一層神秘而輕柔的紗衣。
王曉宇和沈佳怡,這兩位對釣魚充滿熱情的年輕人,早早地就來到了湖邊,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引,找到了各自的釣位。
“曉宇,你看這霧,是不是有點像咱們早上剛起床時的朦朧感?”
沈佳怡打趣道,一邊擺弄著她的釣竿,一邊眯著眼睛望向湖麵。
王曉宇笑了,他撓撓頭說:“可不是嘛,不過這湖可比咱們床大多了,而且這裡的魚也肯定比咱們夢裡的魚聰明多了。”
他們身旁,其他參賽者們也同樣滿懷期待,有的正低頭仔細檢查著裝備,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有的則三五成群,圍在一起交流著釣魚心得,仿佛在進行一場小型的釣魚論壇。
“哎,你們倆,知道這比賽是乾啥的嗎?”一個戴著鴨舌帽的中年男子突然湊過來,好奇地問。
王曉宇和沈佳怡相視一笑,他們其實也不太清楚。
沈佳怡聳聳肩說:“我們報名的時候太匆忙了,就隻知道是個釣魚比賽,沒想到還有這麼多講究。”
中年男子一聽,立刻來了精神,他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來:“跟你們尋常參加的釣魚比賽不同,這次是一場官方性質的公益比賽!
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咱們釣友能更深入地了解黃河,知道為什麼要保護黃河,還有怎麼保護黃河。
所以,這比賽的重點在宣傳,不在競技。”
王曉宇聽得津津有味,他點點頭說:“原來如此,怪不得我說怎麼一來就分配好釣位了,都不用抽簽,這不是顯得不太公平嘛。
原來是公益性質的表演賽,那就難怪了。
看來這比賽不僅考驗釣魚技巧,還能讓更多人關注黃河的生態環境,共同為保護母親河出力。”
“對啊,而且獎項設置也挺特彆的。”中年男子繼續說,“除了傳統的冠亞季軍獎項,還有個‘最佳環保獎’,專門表彰在比賽中環保意識最強的參賽者。這可是個榮譽啊!”
沈佳怡一聽,眼睛立刻亮了起來:“哇,那我們要努力爭取這個‘最佳環保獎’啊!
那比賽的獎金是多少,你知道嗎?”
中年男子笑了笑:“這是公益比賽,哪來的獎金啊?不過有獎杯和完賽證書,也算是個紀念吧。
而且,釣到的魚都要放回到黃河裡,這可是保護黃河的主題,不能違背。”
王曉宇聽了,故作嚴肅地說:“那看來咱們釣魚的時候得悠著點啊,彆把魚給折騰死了,這就跟比賽的初衷不符了!”
沈佳怡被逗笑了,她輕輕拍了王曉宇一下:“你自己上魚了拉輕點就行,彆跟海裡釣大金槍似的猛拉。”
隨著太陽像個懶洋洋的大漢,慢悠悠地從地平線爬起,鄂陵湖畔的霧氣也像是被羞紅了臉的少女,漸漸躲藏了起來。
比賽開幕式就在這一片清朗中,正式拉開了序幕。
主持人站在那臨時搭建的、略顯簡陋卻充滿熱情的舞台上。
手裡拿著麥克風,聲音激昂得像是要把整個湖麵都震醒:“各位釣友,各位環保愛好者,大家早上好!